,鼓声也从海面上传来,战船开始鸣放礼炮,轰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这是对陆上鼓声和炮声的回应,停在桅杆上的飞鸟惊恐中飞了起来,在天空中划出凌乱的轨迹。
朱翊钧在观潮阁看到了快速帆船和五桅过洋船的抵达,开始下楼,向着港口步行而去。
沈鲤想要阻拦,因为按照礼法,皇帝应该在郊劳台的八角亭等着,等大将军觐见,但皇帝根本没按既定的流程出牌,而是直接去了港口。
王夭灼王皇后,也不管皇帝出格的举动,她又不是李太后,皇帝走路不对都要说两句,她跟着皇帝就往港口去了,她今天的打扮,和皇帝一样,只不过没有肩绶和功赏牌悬挂,她不是军兵,但她是陛下的夫人。
大明的皇后,在皇帝前往西山陵园亲自祭祀列祖列宗也是要陪着皇帝走到陵寝前祭祀的,皇后母仪天下,是皇帝正妻,身份和妃嫔不同,重大场合都要陪皇帝一起。
当然皇帝和皇后关系不好,那皇帝不肯,那就只能‘凤体欠安’了。
皇帝不去郊劳台,而是直接去了港口,这不符合礼法,但沈鲤却没办法纠正,陛下的大明军就在眼前,陛下说什么,什么就是礼法,天王老子来了,那也是陛下说得对!
这降阶郊劳,大明也是第一次办,索性直接由陛下去了,日后这就是祖宗成法了,谁反对,自己跟陛下说去!
朱翊钧之所以没有去郊劳台等着,而是去港口,因为从游龙号下来的不是戚继光、李如松、马林等人,而是一个个覆盖着团龙旗的方盒,这是此次征战牺牲军兵的骨灰。
最好的船上是牺牲的军兵,他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为了大明利益远征,却没有回来。
人死为大,大明贵死不贵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朱翊钧无论如何不能在郊劳台等了。
沈鲤立刻让左右侍郎改变计划,作为专业的礼部尚书,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太常寺的乐班,从激昂的音乐立刻变得深沉了起来。
皇帝身穿新礼服,龙行虎步的走到了栈桥旁,军兵已经列队整齐,按照既定流程,这些军兵下船后,会步行前往塘沽站,坐火车前往京师,将其安葬在北大营忠烈陵园之中。
皇帝、皇后、太子的突然到来,让军兵有些措手不及,只能站在了原地。
朱翊钧走到了这些方盒面前,一个个走过,每一个方盒里都装着军兵的骨灰,海上征战,尸骨运回大明太过于遥远,就地安葬是客死他乡,魂归故里,骨灰就成了唯一的方案。
大明皇帝的手放在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