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才扣动了75毫米坦克跑的扳机。炮的后坐力顿时狠狠的顶了坦克一下,整个地面都显得抖抖瑟瑟的颤动。
一发炮直接画着曲线射向了英军的坦克编队。3000米的距离炮飞行了3秒的时间才到达,一头扎在了英军坦克行进的区间里。虽然没有直接命,但是炮爆炸的片还是使周围的几辆正在行驶的‘谢尔曼4’坦克受到了冲击,一名也是在外面观察的英军坦克车长直接被炮爆炸的碎片击了头部,直接就咽了气,趴在了坦克的外面,血液顺着坦克的炮塔流了下来。
别的英军坦克车长见到此情此境都连忙钻进了坦克。吓的再也不敢冒出头来。
米歇尔、魏特曼在车外用望远镜观察到没有坦克被击一起的爆炸,知道没有击。但是米歇尔、魏特曼并不失望。
德军别的专家级的坦克指挥官完全是按照坦克的的高效命距离来作战的。而且还是要保证最高的命率,所以根本就不会在3000米的距离上开炮,他们要等2000米以内才会开火。但是米歇尔、魏特曼就不这样。
米歇尔、魏特曼在东线战场上也是久经考验出来的人物。他深知在一场遭遇战,往往先开火的一方基本上就是能够获得胜利的一方,而后开火的一方往往就是倒霉挨打的一方。先开火对敌我双方的影响里都是很大的,先开火的一方的士气都能高涨不少的。
所以米歇尔、魏特曼的这一炮对英军虽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也没有触动那些德军坦克指挥官的心境。但是对于那些其他的坦克成员,线电操作员、炮手、装填手、驾驶员来说意义却是很大的。最少让那些基层的官兵的心里不再那么的紧张了,也很快的都进入到了战斗心态。
米歇尔、魏特曼也没有命令重新挂档开动,而是命令装填手接着装填高爆榴炮,一发接一发的以最大的射角向英国人的坦克发射着炮。而且发射的都是高爆榴。炮的后坐力每次都轻微的改变着坦克的发射角度,这些角度经过3000米距离的放大就变成了炮在不同的地点爆炸。
这些高爆榴炮说实话对那些坚固的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坦克威胁确实不大。防护能力方面,谢尔曼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可以说没有任何高爆榴能够打穿这些装甲。
但是谢尔曼坦克装备的是汽油发动机,也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最令英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