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科索沃的原因,的确是位于此处的地下基地出了点问题。
准确地说,是地下基地的人出了问题。
半个多月前,林城带着刚签下的军事专家团从英国飞往科索沃,抵达之后一手交接手续,一手接管基地。
按合约,基地整体布局、人员配置以及研制费用皆由军事专家约瑟夫· 哈特主导,保证其在基地拥有绝对话语权。林城的作用就是按照约瑟夫的需求配备一切,同时跟进项目进程,实时向周寅坤汇报。
起初一切都还顺利,但眼见着项目即将开始,林城发现约瑟夫的研究计划跟周寅坤的要求有较大出入,为避免走弯路浪费时间,他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电话汇报。
周寅坤见完曼索尔和雅戈布时已是凌晨,飞机三点半从赫尔曼德起飞,八小时航程回到欧洲。
此时科索沃境内通往地下基地的通道已全部封死,飞机落地地点变为邻国阿尔巴尼亚,经由首都地拉那的地下通道到达基地。
到达时正是当地时间上午十点。
偌大的会议室里坐了好几十人,都是专家团的核心研究员,底下还有数不清的研究助手。为首的正是当初由陈悬生牵线,周寅坤亲去英国谈下的海上军事武器专家,约瑟夫·哈特。
专家团里除约瑟夫之外,其余人都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幕后老板。
见走进来的居然是个年轻人,不由彼此相视一眼,果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也不知约瑟夫走的什么运,竟然碰上一个货真价实的冤大头,不仅自己一分钱都不用花,反而还拿着天价年薪,把这个广阔又隐蔽的地下基地弄成了个人研究室。
周寅坤向来最烦跟老头打交道,尤其是搞研究的老头,做事慢还毛病多。
飞机一路气流颠得厉害,他转了转脖子,坐到主位上随手敲了敲桌面。秘书立刻端来了咖啡,男人不紧不慢地喝了口。
约瑟夫是个急性子,见周寅坤放着面前那厚厚一摞研究计划和进度表不看,反而喝起了咖啡,他直接开口:“周先生,我记得我们的合约上写得很清楚,这里的一切我说了算,我拥有绝对的研究自由。”
周寅坤放下杯子,“所以?”
“所以他,”约瑟夫指向旁边的林城,“他凭什么否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