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来跟淌水似得。
可是想想他买东西的理由,想的都是外公爷爷奶奶和自己,理由都是那么充分,限于时代的原因,她不知道一切的原因其实是穷,他们欠亲人的恩情太多了。
张卫东见她神情恍惚忽然一拍脑袋说:“呀,忘了给大姐买双鞋了,她的鞋都露脚趾了,在学校同学会看不起她的。”
关月玲听了差点栽了个跟头,这祖宗花了八十多块啊,以前一年也挣不到这么多钱,今天一下就造完了,还说缺东西……
想到这里她忙说到:“这么多布,回去我给她做一双就好了,不要花钱。”她捏了捏张卫东递给她剩下来的二十块钱,交给她的时候说:“妈,家里还欠着人家的钱吧,回去都还上吧,过年了欠人家的钱不好,以后咱们的日子好了,你再也不用借别人的钱了。”
赶车的是个中年人,羡慕地对关月玲说:“妹子,你真有本事,太能挣钱了,就是县长家也不能一下买这么多东西。”
七十年代,日子最好过的是国营厂的职工,基本工资在二十块左右,双职工家庭最让人羡慕,每月会有四十块的进账,养活一家绰绰有余,而农村家庭,像张卫东家,一年辛苦下来,年年都要倒欠生产队几十块钱,像张卫东这样大手笔花钱的,关月玲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以前的地主都不能这样花钱。
带着各种纠结的情绪,牛车来到了门口,这个陌生的牛车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可是牛车却停在了张卫东家门前,邻居就奇怪得上前来看。张卫东也醒了,有人看到赶车人帮着从车上不断拿东西,惊讶的问:“咚咚妈,这东西都是你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