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质量在二战中大放异彩,表明其过硬的技术含量;再者,经营管理不当也是一个原因,政府搞‘拉郎配’,多元化经营搞得主次不分,最后拖垮了。
不可否认,封闭的市场曾经保证了无数“老品牌”得以崭露头角,然而,当以后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外资品牌攻城略地,新晋品牌群起而攻时,有不少民族品牌面对新的环境出现了不适应症:要么在改革中迷失;要么因改革失误而沉沦;要么仍处于迷茫与困惑中。
这类事件多的举不胜举,“三流企业做销量,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而我们多是三流企业”林老爷子无奈且苦涩地说道。
姥姥不满意了,“这大过年的,你们怎么竟说些丧气话。快给我打起精神来,说点儿高兴的。”她挥手道,“来让我看看小北给咱的都是啥礼物。”
小北送的礼物女士们的多是小饰品,胸针,项链、手链、香包等。送给林老爷子的是一副水晶象棋,她找人特地订制的。
“哦!施华洛世奇”林老爷子手指不断地摩挲着。“小北,这可价值不菲,你哪来的钱。”
施华洛世奇不仅是人造水晶制品的代名词,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具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价值,那就是——情趣。
“我自己挣的呀!”默北眨着眼睛,轻松地说道。“有参加比赛的奖金,还有我出了两张专辑,销量马马虎虎。”
“你呀!有钱不说存着,乱花钱。”老妈数落道。
姥姥拦着道,“挣钱就是给人花的。”她看向小北道,“没事啊!小北啊!花完了,姥姥这里有,别听你妈的。”姥姥现在财大气粗,“挣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后不还是留给你们。”
“呵呵……”小北抿嘴偷笑。
“妈!你这样惯坏小孩子的。”老妈哭笑不得道。
“瞎说!我家小北和南南能惯坏的,她们可比咱们能……”姥姥赶紧住嘴,转移话题道,“咱家小北和南南懂事的紧!走吧!咱们去包饺子,边包边聊。”
一行人去了大厨房,姥姥、方默南和老妈擀饺子皮,其他人人人不落的包饺子。果然熟能生巧,连铁蛋儿都包的饺子都似模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