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个我相信!”康九源斜靠在床头上,笑着道。
“哦!这么相信我!”方默南挑眉,嘴角扯出个性味的笑意。
“当然望其形而知其症,至今我还没从哪个医生看到过。”康九源认真的说道,“能让我现在还有呕吐!事实摆在眼前。”
“呵呵……我还以为你会说我是江湖骗子呢!”方默南似笑非笑道。
“诚然!你跟他们不一样!”康九源笑道,“我还亲自抓过什么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神医呢!”
“望其形而知其症,这一眼能看出病情的本领是有出处的,《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何解?”康九源也有了兴致,随即问道。
“简单说一下,一眼看出病情的医师,称为神医;听到病人的声音就知病情的,称为圣医;听完病人叙述之后,确定病情的,称为普通医师;切完脉之后,再确定病情的称为“巧”换言之,懂得一些皮毛技巧。”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道,“为什么这样说呢?望而知之的医师,主要通过观察病人的五色来了解其病情;闻而知之的医师,主要通过辩别病人的五音了解其病情;问而知之的医师,主要通过了解病人对五味的好恶来判断病情;而切脉的医师,则是通过切腕的寸口来判断病在哪个脏器。”
“那么望诊应该算是境界最高的了!”康九源笑着说道。“中医真的很神奇!”
“嗯!其实中医没那么神秘?”方默南平和地说道,“不相信! 如果说西医是‘数字医学’。”
“哦!”康九源恍然道,“因为西医总是拿各种指标以考核人体健康与否,一张张化验单上填满了数据。可不是数字医学嘛!”
方默南笑着道,“说的不错,那么中医应该是属于‘意念医学’了——也就是所谓的‘医者,意也’。中医总是习惯于拿‘阴阳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合、相对应,来解释人体内部脏器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