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由于华夏的户籍制度是与相应的社会福利分配捆绑在一起的。曾几何,拥有城市户口成为“城里人”,就可以享受国家的商品粮供应,就可以通过单位或集体分到住房,就可以由国家分配工作,就可以享有上学、医疗、社会保障等很多方面的优势……
于是,当年很多人都这么干,然而社会的转型,很快让人们发现,它只是户口本,随着粮食价格放开,住房放开等等,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才发现,城里的变化更大,什么都在改,社会福利一项项的减少或者没了。
一切还是得有钱,钱说了算。
吴萍萍扯扯他的衣袖,示意他别说了。吴旭还想说什么?
“姥姥你打算怎么处理。”方默南也懒得在这里穷墨迹,直接问道。
方默南抬眼看了一眼姥姥身后的人,一表人才,个头也高高的。
吴旭怎么说呢!前世方家和这个人接触的最多,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着普通人的优点,缺点就是有些势利眼,再娶了一个势利眼的老婆,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人到四十也小有所成,做点儿生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老婆不安分,眼皮浅,嘴还刻薄,他们成亲后,和方家渐渐地就远了。
尤其方默南出国后,老爸四处筹钱,始终没借一分,这关系就更远了。后来听说老婆给他戴了绿帽,离婚了,又娶了小他二十岁的女人。再后来就不知道了。
姥姥叹了口气,看着他们二人道,“我打算给你二舅拍电报,让他把吴旭接回去。我是看不了他。至于萍萍,现在在这里上学,就留下吧!”
“奶奶,我不回去。”吴旭嚷嚷道,“谁要回哪穷山沟里,奶奶我改还不行吗?”
确实是穷山沟,吴国勇所在的工厂是三线建设时所设立的工厂,三线建设是在50——60年代中苏决裂,美国在东南沿海的攻势,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八年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但是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