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款买的。而面对下属或有所求者送来的价值不菲的礼品,收礼的官员们所给予的最好回礼方式就是:或为送礼者打开便利之门,或为之牟取利益,或为之保驾护航……
方默南道,“送礼的有几个是自掏腰包的,能报销的绝对报销。一般人可掏不起礼品钱,也舍不得自己消费。
对于公款送礼,一些人不以为然。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官场的‘潜规则’:聪明的官员收礼不收钱,违纪不违法。因此,送礼、收礼早已被视为一种正当且安全的获利方式。而且,同‘三公’消费相比,公款送礼的诱惑力更大。毕竟,‘三公’即便挥霍再多,也只是一种享受,拿不到家里。
但‘礼品’则不同,不但可以‘享受’,还可以牟利。大概也正因如此,有关部门将收受有价证券视为受贿。不过,购物卡之类的有价证券包括春节时礼品回收的烟、酒、茶叶、保健品一类,充其量只能视做第一层级的‘礼品’。如今看来礼品也得上档次才行,走更高级的诸如字画、古董之类的‘礼品’。”
“老爸不收礼,没少送礼吧!”方默南谐愉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她老气横秋地接着又道。
后世常说这年味越来越淡了,可一股与春节有关的风却越刮越猛了,那就是--送礼风。
“你这丫头!”方爸笑骂道,接着又沉思下来,方爸可比南南这个局外人了解的多,感触的多: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通过事前或事后吃喝送礼等手段协调,才会办得顺利。争项目,要资金,必须宴请实权人物,才能“酒”到渠成;迎接检查,只须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就多半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横,办啥都行。”争位子,要“乌纱”,更要经常联系领导,增进感情。在请客送礼的潜规则下,再硬再铁的制度在觥筹交错中也会被酒精泡软,再严再实的规则也会被人情所扭曲。
上级来人检查考核,要吃吃喝喝搞好接待;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吃吃喝喝聊表敬意;到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要吃吃喝喝搞好协调;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吃吃喝喝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招商引资,要吃吃喝喝表现诚意。
方爸只能管得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也是上面有人罩着,不然早了死了几回了。有道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就在方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