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说,在根本不缺钱的情况下,我凭什么要为了一个并没有任何交集的人,而花那么大的力气把这毒药拿出来救人?”脸上挂着一副“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花这力气”的表情的苏逸兴,淡淡瞥了一眼夏霜寒,随后又把眼睛闭上了。
看一眼身边秉承着“不认识的人是生是死与我何干”的观念的苏逸兴,夏霜寒最终没有试图出言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三朝回门的第二日,是一个云淡风轻、气温宜人的日子。清早,送用过早膳的苏逸兴出了襄阳王府后,预备按照约定担负起一部分世子妃应当担负的责任的夏霜寒,迈步走进了王妃谢氏处理府内事务的花厅。
面对着愿意参与府内事务管理的夏霜寒,并不知晓“三年之约”一事的谢氏,是发自真心地感到很高兴的。毕竟在她看来,夏霜寒日后是要成为襄阳王府真正的女主人的,所以,在未来的女主人愿意上手接班的情况下,她这位操劳了十数载的“大管家”,也到了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的时候了。
雅致轩敞的花厅里,大大小小的管事们和媳妇们按照顺序有条不紊地一一走上前来,在谢氏的吩咐下见过夏霜寒。而在旁听下人们向谢氏汇报与回话,以及谢氏向各管事们与媳妇们指派任务的过程中,端坐在堆放着一本本厚厚的账册的圆桌旁的、精通算学的夏霜寒,则手指灵动地把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前世在娜鸣村生活三年,早已习惯了走商做买卖的夏霜寒,是一位看帐、算帐、记账的好手。清脆的算盘作响声中,不过一会功夫,今日该核对、计算的账目便被她算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谢氏的“大管家”之名绝非浪得虚名,面对着物价记录合理,对账后各账本差支仅仅只在毫厘之间的账目,能力堪比一流账房先生的夏霜寒,也仅仅只在今日原本该交由谢氏核算的账目里,圈点出了几个微小的错漏之处。
“不曾想原来霜寒你算起账来这么厉害。”花厅内的黑漆圆桌旁,欣喜于夏霜寒出色的算学能力的谢氏,一边面带微笑地喝着茶,一边道:“真是没想到,这在京城中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阿拉伯数字,霜寒你原来早已用了许多年。”
低头看一眼铺陈在自己面前的,“时间”、“支出”、“收入”、“经办人”、“资金来源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