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预料。
柴诸甚至有种错觉,他好像等了许久,才终于等到了这一幕。
他们要做什么?
疑惑间,画面变得模糊悠远,而其中的声音却清晰起来。
老者前行一步俯身叩拜,苍老的声音穿过悠悠空间、落入耳中
臣请陛下重审霍相旧案。
虽然隐约已经有了些猜测,但是这句话当真落入耳中时,柴诸还是整个人都为之一震,身体不由前倾了些许。
鸿顺六年,潞州水灾,时有山匪为患、霍相领赈灾之责,未免赈银遭劫,其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计,将赈银大部率私部运往潞州,又行教化之责、教民筑堤防患。自鸿顺六年间起,潞州虽时有小患、然再无大灾。潞州之事非是霍相之罪,实乃功也。
时已久远,踪迹难寻。然今有潞州百姓万民请愿之书,或可为之佐证。
臣亦有本启奏,又有另一道略沉的青年声音响起,鸿顺二十四年冬,时苏湖二地欠收,国库粮仓告罄,又恰逢胡虏来犯,蓟州告急、军粮不足。霍相倾尽家财、又往京城诸多官员家中私募之,送至边关,由此,边境危困之局得解。如此大恩北府军上下深感念之。
紧接着的是一道柴诸再熟悉不过的女声,霍相当年困于京中之事,无暇抽调人手,送往蓟州军粮乃是转托柴家商队押送,妾可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