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的六百到后面的八百,在年底前最季节竟然达到了九百,这三个月让王小明进账九百万,扣掉本金二百万,足足还有七百万的利润。而这笔钱正好被王小明用来入股马上就要开始建设的王家村水泥厂,为了占到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王小明总共投入了一千二百万,他把今年两家薯片厂的利润全部投进了水泥厂,所以今年虽然王小明的收入惊人,但是他也国灰办了一个蔬菜加工厂和入股王家村水泥厂而使得自己的能使用的流动资金并不多。
而在一九八九年,王小明连离开三塘镇都不想,他唯一想做的只是让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学生,甚至连自己占了百分之五十一股份的王家村水泥厂他也因为有父亲王坤在那里而不去理会任何事。
一九八九年的三塘镇跟去年没什么不一样,该种大棚的还是种了大棚,该种土豆的也还是种了土豆。而因为王家村水泥厂的建成投产,王家村水泥厂成为s县最大的水泥厂。他们的生产规模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最先进,生产出来的水泥质量当然也是最好的。
而王家村因为铸管厂、炼铁厂、水泥厂而成为了s县的明星村,王家村的利税在全县所有的自然村中排在第一,王家村村民的年均收入在全县乃至全市也排到了第一,而因为王家村水泥厂的建成投产,王家村的公路也将第一个成为自己水泥厂的使用者。
王家村取得的成绩当然也会影响到三塘镇,在今年初,县里已经任命了新的镇长,但是在林锋的坚持下,这位新任镇长并不是从外地调来的,而是由本地的一位副镇长升迁上来,这样就保证了三塘镇政令的统一。
虽然今年三塘镇做的还是去年的事,但是今年取得的成绩却远远不是去年能比的。首先今年三塘镇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税收任务。而且王家村的炼铁厂和水泥厂都惊动了上面,省电视台在本省的晚间新闻联播上都播了这件事,令王家村和三塘镇在全省再一次扬名。
至于后来水泥厂建成投产之后王家村修的那条水泥路又再次让王家村上了电视,在八九年,全国很多县城都不一定是水泥马路,而王家村一个自然村竟然可以修一条水泥路,而且宽达九米,厚度更是超过了国家标准的好几倍,因为王家村不管是铸管厂还是炼铁厂,通过公路运进运出的原材料和产品都和铁有关系,超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有数据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