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于某倒是有几点提议,斗胆说给少夫人听听。”
沐晚笑道:“于先生请说。”
“中药铺子因为少夫人的义诊而名声大噪,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另一个中药铺子发展成为分店,一荣俱荣。至于义诊,我建议每周一次,少夫人不必坐诊,只需要花钱请连城当地的名医,他们名声在外,很得信任。另外,现在连城的药店都没有熬药这个义务,我们可以在药铺后面辟出一个屋子做熬药房,专门替客人免费熬药,平时也可以熬制一些常用药,方便客人。”
沐晚听了,顿时眼前一亮,于术说得十分有道理,特别是熬药房,这放在她那个年代就是售后服务,一个企业要做得长久,售后服务是最重要的。
沐晚心中暗暗赞叹,这个于术还真是捡到宝了。
“绸缎庄和茶馆呢,于先生有什么好的想法?”
于术道:“绸缎庄处在十里长桥的繁华地段,许多太太小姐都在这一带逛街购物,但是这样的绸缎庄在连城数不胜数,光是十里长桥一带就有十几家,想要在其中独树一帜必然不能墨守成规。我的意见是,我们只经营高档丝绸,主要针对那些富家太太和小姐,前店后厂,专请技术精良的裁缝现场裁衣,我们店所卖的丝绸和所卖的衣服最后都会被贴有一个昂贵的标签,让那些富家太太和小姐以能穿上我们的衣服而自豪。”
沐晚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同样是衣服,为什么香奈儿和lv就能卖得比普通的衣服贵百倍和千倍,一是做工与材料确实出众,其次,他们穿的不是衣服,而是身份,在连城这个繁华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而有钱人之间的攀比炫耀怎么能少得了“名牌”这种东西。
“好,真好。”沐晚忍住拍案叫绝的冲动,看着于术的眼光充满了喜悦:“于先生所想句句都在理,真是让我豁然开朗。”
于术丝毫没有因为沐晚的夸奖而洋洋得意,笑了下又说道:“至于那家茶馆,虽然所处的地段十分繁华,但是周围茶馆林立,实在是不太出挑,不如改成西餐馆,现在连城的洋人越来越多,作风也渐渐西化,西餐馆遍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于术又道:“这些只是我的奇思构想,真正想实施起来也不是易事。”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