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的事。
小皇帝又不像他那个不靠谱的爹,想走就走,一点也不管要花多少银子。
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他可以对百姓仁爱,对自己却是要求严格,至少不允许自己铺张浪费,至于他九叔和叔父,他们花自己的钱铺张浪费,可不是他一个晚辈能管的。
天圣五年,小皇帝下令迁都,也就是说,要正式的迁往北部的全新城市,一时间百姓们议论纷纷。
其实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小皇帝这般有魄力,挑了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直接就下令了。
在汴京城里的商人,早就开始为迁都做准备了,特别是陈霖旗下的,早就去抢占先机,挑选好地段开店,傻子才会等着观望。
特别是靠近皇城的位置的,哪里还有其他外来人什么事。
至于城外的庄子,也都被瓜分干净,都让陈霖卖的卖,自己留下了不少肥沃土地,主要是为了实验用。
当初打下地盘后,那些土地都是有钱贵族才能拥有的,普通百姓就别想了。
陈霖来后,将一些村子里的地分给了当地村民,其他的甚至是荒地的,自然是谁开荒谁得了,统统算是朝廷的地。
第233章
对皇亲国戚来说,去哪都没什么差别,要百姓背井离乡就比较难受了,毕竟故土难离,也有想去北方搏一搏的。
陈霖为全国的学子,建造了更大更全的书院,更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里面有皇族的珍品,同时也有从全国搜集来的书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图书馆没有的书。
光是这些,全国的学子们就不会有什么怨言,比起汴京的住宿条件,这四方城就好了不止一星半点,毕竟在汴京的时候,皇帝觉得住的地方小,都别想扩建。
随着全国普及读书,参加科举的人越来越多,优秀学子更是报考太学的人数也多,太学其实已经不堪重负了。
每年都要从一群有潜力的人里面选出最优秀的来,其实太学也很为难,现在不同了,四方城的太学,完全可以容纳更多的学子,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学习有机会进入太学来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