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沈或忽然间躬身对李琛郑重的施了一礼。
李琛也立即恭敬还礼道:“愧不敢当!大人折杀下官了!”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李琛却丝毫没有露出惶恐之色。
贼曹掾孟恬此时手抚着颌下的长髯,朗声笑道:“既然沈君确定李君所言不虚,那么我孟某也相信!”
对于沈或刚才这样近乎于无礼的一种质询方式,李琛并未感到受到了羞辱,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即便是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对他所说的事情产生怀疑,毕竟他现年只有十七岁,而且还是虚岁,汉代人们以虚岁计算年纪,实际上今年他实岁刚刚十六。
而青面黄则是赵国境内成名已久的巨寇,以凶残好斗闻名赵国,手上这些年来,沾满了人血,但是却死在了他的手中,消息传到邯郸城之后,肯定会引起众多人的怀疑。
赵国相遣沈或和孟恬来此查验此事,恐怕也是为了证实这个消息是否为真,因为现如今汉朝世风日下,察举制经历这么多年来,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名不副实。
前汉时,只要被察举为孝廉即可出仕为吏,不需要考试,一被举荐就能为官,这官吏的职位得来也太过轻松,自然就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要得到举荐。
如果碰见清廉正直的官员还好,若碰见有私情私欲的官员,“举荐”就成了一个谋财、得利的手段,而又除了少数君子外,人孰能无私?渐渐的,这孝廉的察举制度就流弊丛生了。
结果举荐出来的秀才孝廉许多名不副实,闹出了不少笑话“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为了能争取一个举荐的名额,亦或是能塑造名声,一些豪门大户不惜用作假的手段来为自家的子弟扬名。
此次青面黄伏诛,陈硕向邯郸赵国相上书陈情,说李琛少年英杰,独战青面黄,当场将其枭首,另外还当众在城外枪挑悍贼淳于通,故此擢李琛为中丘县贼曹,命其在中丘县寺之中效力。
这件事在邯郸城相府之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几乎无人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众多人都认为,即便是青面黄真的在中丘关林乡李家授首,可是也绝不可能是李家的那个年纪尚未及冠的十七岁大公子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