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头。
刘桂花不知道什么时候跟过来,吓得舌头差点没缩回去,“两百块?快赶上一辆自行车了!”
孩子们一听也纷纷表示:太贵了太贵了,比一百串糖葫芦还贵。
男人傻眼:这群乡巴佬是不是对单位有什么误解?
第38章
卫孟喜当然知道, 两根手指头不是两百块,而是两千块。
在刘桂花的心里,自行车那么大个大件儿, 就是她见过最值钱的东西了。
为了避免对他们冲击太大, 卫孟喜抱着小呦呦,把男人叫到一边, 走到确保刘桂花他们听不见的地方才停下。“友谊商店都只卖七百,你这两千块可是狮子大开口。”
男人心头大概有底了,这个女同志是真心想买洗衣机的,不然不会去友谊商店, 更不会说得出什么“全自动”“双杠”之类的。
他一开始确实是觉着她们买不起, 连唬带吓的想让他们打消念头,做了多年倒爷,他的经验就是, 别在不可能跟你买东西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一张洗衣机外汇券,黑市上已经炒到三百块了。”
卫孟喜身边的人都接触不到这东西, 她有一天装作无意间问刘香, 刘香专门给她找关系问过, 确实是这个价。
贵是贵, 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她现在每天花在洗洗刷刷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别说原计划的看书学习, 现在连每天六个小时的睡眠也保证不了。
再看看自己这双皲裂的, 干巴巴的,仿若六十岁老妇的手, 卫孟喜咬牙, 把心一横, “一口价,八百块,你能弄到我就要。”
比友谊商店还多了一百呢。
男人看穿她的心思,挑眉,“意思是外汇券只值一百?”
卫孟喜也知道,自己确实是压价压太狠了,一般黑市上的东西都比正规渠道的贵,可她反倒压得更低,是有点……过分?
但她的钱来得太辛苦了,手里能动用的活钱的上限就是七百……能少一毛都是一毛,够给孩子买几个作业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