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你的。」佩姬答道。这点我完全信任她。
服务人员调试完设备就离开了,剩下我俩在这个充满未来感的空间。虽然类似於穿越囘过去的桥段也看过不少,但回到属於自己家乡的过去,这还是头一遭。况且vr开始容许使用者在有限的范围内探索,不像影视作品有固定视角、故事也只有单綫发展。
视野里开始出现了选项,首先要选择一位向导。有男有nv,外形都相当俊美,而且服饰都有考究。我关注nv生,她们穿长衫--属於日治时期有开叉但不露腿的那种旗袍。当然也有穿和服跟学生制服的。我选了其中长得b较日系的一位,相信她也説汉语。
「你好,我是林慧如,您可以称呼我慧将。」虚拟向导开始标准的套路,对我反正都算t验的一部分,既来之则安之。
「请闭一下眼,再慢慢睁开。您就会回到一百年前的东区。」她回头望了我一眼,作势即将啓程。
「睁开眼了吗?欢迎来到1920年的台北上陂。」熟悉的忠孝东路不见了,稻田间只见有排水g0u渠。视野左侧出现一张1904年的台湾堡图,显示出忠孝东路以北到市民大道之间是埤塘“大湾”的最大片水域,即“爪”字形水塘的横画部分。其左端地名"上埤头"流传至今,微风广场对面的公车站牌还沿用这站名。横画下的三条东南流向西北的水道也同样被填平成爲农田,我调出1945年美军的地图还显示出“爪”字形排水g0u。
「爲什麽填平了呢?」我问道。我隐约知道遍布的埤塘跟灌溉用水是有关联的。
「你听説过瑠公圳吧?」慧将答道。我点点头。
「瑠公圳其实没经过这里,它的念出来了。
「嗯林献堂似乎就此采取梁的策略,用教育、讲座、办报、出版等方式唤醒台湾人的民族自觉。」我回应道。
「他甚至在6年前促成日本明治维新元老来台北成立"台湾同化会",表面上打着同化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希望减少对立及压迫,可惜很快就被台湾当局停掉了。」她指的是"板垣退助",视野右上角马上出现注解。
「哦?这个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同化会在哪儿成立的?」我好奇起来。
「铁路饭店。」一样考不倒她。
「有印象,可以去看看吗?」我研究过台北的历史,看过不少日本时代的街景明信片,但总是b不上亲自走一遭。
「当然可以呀
,这次我们搭汽车进城怎麽样?」慧将很懂得游客的心理。
「有意思,从大安庄进城。」我猜测城墙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