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提出14点和平原则,其中第5条平等对待殖民地人民里提出了"民族自决"此一概念,而在一战後多数殖民地获得,更进一步推动民族自决、民主主义的cha0流,连日本也不例外。」慧将对这段历史真的如数家珍。
「难怪在日本的台湾留学生也受到鼓舞。」我会意地点点头。
「对呀,就在这一年新民会的前身—启发会就成立了。」慧将回应道。
车在北门右转向北行驶,大型建筑被抛在後方城内。不过路上一样车水马龙,人力车特别多。
「过了铁路平交道叫北门外街,再过一个路口变成新兴街。」慧将不忘导游。
「同一条路因路口分段,路名就不同?」我问道。
「横向大马路都是市区改正後开辟的,改隶前清代的路并不连贯,每一小段有自己的名字,暂时沿用着。」慧将解释道,随即给我看了市区改正前的地图。
「嗯嗯,过两年才叫太平町通。对了,殖民政策怎样调整了?」我没忘记之前的话题,追问道。
「原敬首相知道吗?」慧将考我。
「没听过。」我不得不承认。
「就是1918年9月底上任的现任首相。」她说,一边启动视野里的图文:
「原敬在甲午战争後以外务次官的资格担任台湾事务局委员,参与台湾统治制度的规划,自此便主张"台湾应实施与内地相同的制度、方针,做为统治台湾的基本政策,但应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实行"这样的论点。原敬担任首相的时期,正好是国际上风行"民族自决"的cha0流,而国内大正民主的蓬b0发展,又恰好任内发生朝鲜三一运动,军方声势受挫的时期。」
「因此在1918年8月,在朝鲜三一运动後对台湾总督府、朝鲜总督府进行官制上的改革,去除了总督必须由武官担任此一限制。第一位由文官出身的台湾总督,田健治郎於1919年10月29日上任。」视野里同时出现了田健治郎的肖像。
「这位文官总督上任以来有哪些作为?」我问道。
「田健治郎总督为反制民族自决的cha0流,实行首相的内地延长主义,同时提出了渐进的具t方针,如"日台融合"、"一视同仁"。基於这些方针,台湾总督府今年开始进行地方制度的改革,创设州、市、街、庄等地方官选议会。」慧将答道。
「内地延长主义的影响呢?」我再追问。
「它让台湾人追求和日本处在相同的宪法t制下,将台湾纳入日本的法治t系。从1914年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