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明父母,让他父母上门提亲。待他娶了我,与我一起养我母亲和我弟妹。”
赵桓熙后悔了,他不该问。
徐念安却还在继续说:“我那时候十三岁,还不知道情为何物,就知道孤立无援的时候,只有他对我伸出援手。在我最难的时候他肯帮我,以后一定会对我好。于是我一边勉力支撑门庭,一边等他来提亲,一直等到你祖父回来,他也不曾来。
“你祖父回来后,便让你父母使媒人上门提了亲。两个月后,他来了,欢喜地告诉我,说他与家里抗争了三年,他父母终于同意遂他的意,来我家提亲了。我对他说,他来晚了。听说他回去病了一场,再见面,便是我四妹出嫁那日了。我说完了,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赵桓熙呆呆地看着她。
徐念安转身走到柜子那边,收拾东西。
赵桓熙看着她的背影,讷讷道:“若是没有我,你嫁他似乎也不错。他好像是真心喜欢你的。”
“没有你我也嫁不成他,他父母从来就没同意过让他娶我。他家不在京城,但我二婶婶在京城。两个月的时间,刚好够我二婶婶将我已定亲的消息传过去,他赶过来。不过是他天真,看不出他父母松口,实乃事成定局之后,让他觉着天意弄人罢了。”徐念安道。
话刚说完,便被他从背后一把拥住,只听他在耳边高兴道:“好险好险,幸好他家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然我就没有冬姐姐了,还是我命好!”
徐念安哭笑不得,偏着头问他:“我就那么好?”
“那当然了,你是世上最好!”赵桓熙说着,凑过头去在她脸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第117章
转眼到了元宵,殷夫人心情好,府中又太平,她便带着赵桓熙夫妇,赵佳臻和殷洛宸傅云津一道去街市上看灯。
元宵的街市,灯火辉煌犹胜中秋,照得来往行人脸都是暖的。
徐墨秀和徐惠安也来了,到了御街上,遇上一早约好的余铭学,徐墨秀就去找赵桓熙说话,让余铭学和徐惠安走在一起。
余铭学偷偷递给徐惠安一个热乎乎的纸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