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聚众讲学,不参与朝堂之事,书院禁止院长及师长与朝堂中人深交,于是阳麓书院成为一个独立于朝堂之外,在天下学子之中却又深有威望的办学之所。但少有人知道,当年杨姓秀才能在距上京这繁华之都不远的地方创办书院,却有宋国公府的扶助。
孟季廷道:“孙先生虽决定科举入仕,心中却未必想与宋国公府牵涉过深,让人以为他是宋国公府的门生,因此不会接受我的举荐。”
这样也好,他撇开与宋国公府的关系,反倒更能在文臣之中获得襄助,然后往上走。
纯钧接了信,对孟季廷道:“爷放心,我会马上把信送到。”
孟季廷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纯钧走后,孟季廷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青槿并不知道孙良宜是何时走的,自那天告别之后,青槿的生活仍在继续。但她除了东跨院这一方小院,却也没有别的生活空间。
天气渐渐凉起来之后,清早太阳刚出来时,抱着孩子坐在庭院里晒太阳成了一件让青槿觉得惬意的事。
墨玉走过来劝她:“姨娘,您还是不要经常在太阳底下晒了,将皮肤都晒黑了。”
青槿今天心情好,甚至还有心情和她开玩笑:“没事,如今爷又不进东跨院来,我也无需为悦己者容,晒黑了便晒黑了。”
“姨娘不能这么说,万一爷突然来了呢。”
世子爷也没说他一辈子就不进东跨院,不再见姨娘了。东跨院一应吃穿用度并未削减,想来世子爷心里还是有姨娘的。这时候更是要精心打扮,万一爷来时,才有更好的面貌迎接他。
郑妈妈端了一碟葡萄进来,放在青槿前的小桌上,道:“没事,晒晒太阳对孩子也好,就是别晒久了,容易伤皮肤。”
青槿对孩子的所有一切都甚为感兴趣,好奇的问道:“晒太阳对孩子好是个什么说法?”
郑妈妈也说不出一个一二来,对青槿道:“也没什么特别的说法,就是普通百姓家中多年传下来的经验,发现刚出生的孩子多晒晒太阳,会比别的孩子长得更壮实一些,更好养活一些。”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