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敬死后,仅有一遗腹子存活于世,其朝中任职的胞弟震北侯又因触犯龙颜而获罪流放。裴氏没落,长风山庄也形同虚设,无人再将其视为武林盟主。
中原武林激流汹涌,各门派均觊觎着这盟主之位,只是碍于朝廷未曾明确下诏夺去长风山庄盟主之权,方保了十余年的安宁。
及至五年之前,裴子敬的遗腹子裴琰年满十六,接任长风山庄庄主。武林各门派欺其年少,未有一人到场观礼祝贺。不料一个月后,裴琰以不敬盟主之罪连挑十大门派,震悚朝野。
初始朝野皆以为裴琰不过在武学上天纵奇才,不料其人在官场更是如鱼得水,从容自如。更获得今上恩宠,平步青云,于三年前被封为剑鼎侯,并出任朝中左相一职。
裴相少年得志,官运亨通,这长风山庄庄主一职却始终未曾卸下。故每年八月十二的武林大会,其必定要从京城赶回长风山庄,武林各门派的掌门人这几年自也是悉数到场参加。
今年七月,咱们中原武林各门派,却都收到了桓国当年剑挑中原武林的‘秋水剑’易寒的传书,要于八月十二之夜,在这长风山庄,会一会我们华朝的左相兼剑鼎侯,武林盟主裴琰。”
少女于此时拍掌笑道:“韩大叔的口才,可以去南华楼说书了,包管比那三辩先生还要说得好。”
韩三余哭笑不得,他好歹也是名震一方的豪客,此次随师门前来参加武林大会,却被一少女夸成说书先生,未免有些尴尬。可面对这明媚娇俏的小姑娘,也无论如何也动不了气。
少女笑罢微一蹙眉:“这样说来,剑鼎侯若是不回来应战,一来有损我朝威名,二来不能替父报仇,有违孝道,确是天下第一不忠不孝之人。可他若是武功不及那易寒,强行应战,岂不是自寻死路?”
韩三余笑道:“小师妹过虑了。剑鼎侯一身艺业胜过其父,其十六岁接任盟主;十七岁那年便率‘长风骑’以少胜多,击溃月戎国上万骑兵,连夺十城,被圣上封为‘长风将军’;十八岁更是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人头,率边境驻军大败桓国精骑于黑水河,一扫我朝多年来被桓国压着打的颓势,立下赫赫军功,这才官拜左相,得封侯爵。他与易寒这一战,我看,倒也胜负难说。所以为何此刻,他尚未赶回长风山庄,着实令人费解。”
席间另一大汉接口道:“韩兄说得在理,剑鼎侯与易寒这一战还关係到我朝与桓国间的局势,他不回来应战,实是不合情理。”
少女眼珠一转,笑道:“说不定人家剑鼎侯早就回来了,在庄内某处养精蓄锐,准备这最关键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