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表明,背后布局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面前这个看上去毫无险恶用心的,甚至有点不着调的陈悯生。
更值得深思的是,从他的坦诚和试探来看,他对于暗道下的一切似乎并不知道……
温北看陈悯生的眼神有些深邃。
陈悯生心头一跳,明知故问:“看我做什么?我脸上可没有机关的破解之法。”
温北一笑:“前辈说得是,我们得赶快印证一下才是。”
“月升处”所处的位置,正好抬头就能瞧见第十一层的部分背面。只要率先记住光线角度最完美且准确时,在身侧某个固定位置抬头看其呈现的状态,就可以在时机最妙的关键点,s出阻挡物卡住机关。
假如把第十二层月牙平台的观察点视为甲点,“月升处”机关视为乙点,其对面合适距离的点视为丙点。
那么,甲点需要一人观察并叫停,乙点需要一人c纵机关,丙点同样需要人观察并记下状态。
陈悯生神情微微凝固:“……我们只有两个人。”
“不对呀,出题者怎么知道会有三个人进入呢?”
温北没搭腔,而是将视线对准了满墙的藤蔓。很快,她就自顾自挑选了几根最细也相对较长的。紧接着像是没有任何思考一般,肌r0u记忆似的,将其“剥皮ch0u筋”把皮拧成麻绳状。
速度之快,让人乍舌。动作利落,又行云流水般像在浇花、喝茶。
“你可真是……”陈悯生词穷道:“这都是在哪儿学的?”
温北挑眉“嗯”了一声,没有解释。她又从藤蔓的内芯上折下几段较为坚y的,在陈悯生越发看中的眼神中,将“月升处”的机关延续、修改成可以在几步之外可c纵的。
将藤蔓拧成的粗糙“麻绳”捏在手中,温北优雅地朝第十二层方向一伸:“其上移步,前辈。”
那语气仿佛在说:“来饮酒,纯酿佳品,独一盅。”
陈悯生:“……好嘞。”两脚一蹬,仿佛驾云,又若塌虚空,往上而去。
二人以对视为信号,还算顺利的在三次之内破解了考题里“三缺一,必须三”的陷阱。
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阻挡物的选材在二人各执一词下决定——藤蔓、发簪各试一次。
发簪的持有者兼提议者负责将发簪打磨至银针状,因为晶石倾斜而来的空隙不大,银针状的阻挡物能增加容错率。可要把发簪磨成针不亚于铁杵成针的难度。
陈悯生这才感觉着了温北的道,眯眼说:“你成心的?”
温北呵呵笑:“岂敢岂敢。在下也是尊重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