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把握,但经费会透支是建立在我们主要工作人员与演员都出席去新竹、台南、花莲的前提之下,我现在的打算是,几个人出席校园巡回特映会就好了。」即使如此,接下来的剧情也别想拍什么需要大量人工场佈的画面,毕竟我们本来就很穷了。
「噢,那你原先的构想还真周到耶!所有主要演员都出席特映会,真的还满大阵仗的。」
「是啊,我想说要用诚意感动人,主要演员都在特映会出席,会比较能吸引观眾去看《伴学絮语》吧。」我才刚说完就发现这根本是湖人的语调,果不其然,妤曦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我感到无奈,想要转移注意力,目光在一旁的书架上游移。忽然,发现一本似乎不曾看过的画册,便将它抽出,端详起来。
「石田彻也?」我念出画册作者姓名,翻开内页。
我感到有些震撼。一张张的作品,展现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形体结合。
穿着西装的上班族被绘製成纸箱状,并被绳索綑给綑绑。画中人物们表情皆空洞、悲哀却又彼此相似,彷彿被社会规范束缚而变成面孔模糊、大同小异的人。剪票员的手成了螃蟹的钳子,似乎被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给剥除个人特质。礼仪师处理丧礼的场合,将宛如玩具模型的死者尸体拆解装回包装盒之中。绘有病患死尸的作品,其身上却掛着画家自己的姓名,这些人类拟物化后传达出的悲凉感、明亮与黑暗色调的对比,都给我一种不甚舒服的不安…
我久久才回神,讶异地说:「他的画风好超现实…却又写实。」
「嗯,这个画家前几年有来台湾办展览呀,我也是那时候才注意到他的。不过他已经在2005年过世了,只活了31岁而已呢。」妤曦以惋惜的口吻答道。
「这么年轻?他是怎么死的啊?」
「他死于平交道事故,有人说是意外,有人则说是自杀,这也难怪,毕竟他的画风给人一种很悲观的感觉。」
「对啊,每幅画都好像在说人类被社会规范与制度给束缚的样子。」我又问:「你觉得,他用这种方式表现他所看到的世界,是有什么目的吗?还是单纯只是发自内心?」
「你是说他这么作画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