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林种的是中国李,而且还是传统品种,核大肉少,在现在的市场上不是很受欢迎。”
啊这!
可是他们的李子明明就很好吃啊!
濮落大为不解,这段时间园长可是去果林里摘了很多李子回来,他和动物们都吃得特别满足。
就连游客们也都特别满足,游客们称赞的酱料里就有用李子调味,怎么现在就不受欢迎了?
于是当天下午,手里头有些小钱可以稍稍奢侈一把的动物园员工们就吃到了一顿水果大餐——特指李子。
李子的品种有很多,但论“血缘”其实就三种,中国李、欧洲李以及中欧杂交李。
中国李易裂果、没有成熟的时候含有大量的鞣酸,所以涩味重、不易消化,得吃熟透的,然而熟透的李子有软烂,难保存的毛病。
而欧洲李个子大,没成熟时候坚硬易运输,不容易裂果,生吃酸甜熟吃软烂,但对气候土壤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所以现在市场上主要的李子品种是双方杂交的。
比如黑布林就是典型的汲取了双方优点的品种。
熟透时候丰润甜美,涩味淡,鞣酸含量也没那么多,还好运输,耐放,生熟时候都别有风味。
濮落分别尝了尝黑布林和中国李,不得不承认园长说的是对的,虽然生黑布林还是很酸,但比起中国李的酸度可好太多了,关键黑布林是单纯的酸,但中国李却会有一点点的苦涩。
这主要是果皮的锅,中国李的果皮含有比果肉更多的鞣酸,当然这也是它在应对华夏这片土地上诸多吃货诞生的防御能力,怪不得人家。
“其实中国李也有小核的品种,比如单县的大红李品种可食用率可以达到97%,但之前那位包地的村民不知道是被骗了,还是当时图便宜,买的是最便宜的树种。”
虽然贵不一定对,但是便宜大部分都没好货,这点在农业上还是有道理的。
濮落又往嘴里塞了个西梅,别看这家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