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蔽日的高大银杏树,和地上密密匝匝铺上了一层的银杏叶,铺天盖地而来的银杏黄蛮横得抢占了所有人的视野。
浓郁和明亮的颜色和古寺朱红色的围墙相互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只可惜现在天色暗了,如果是白天一定更好看。”
众人不无遗憾地说道,不过想到即将到来的美味晚餐,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又可以了。
水果再好吃,也没有美味的菜肴饱腹,说了一路的水果最大的效果就是把人说饿了。
肚皮空空,还被说饿了的众人一见车停就迫不及待下车,那速度可比早晨出工时候快多了,不过虽然满肚子饥饿难耐,但毕竟是文化人,在看到寺庙全景后,大家还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
报恩古寺之所以能把古字写到名字里,是因为它的确很古老,这座寺庙修建于南北朝时期,快有一千五百年了。
不过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没有关系,当年他们这儿不归梁武帝管,纯粹是个巧合。
虽然和历史名人没有扯上关系,不过报恩古寺依然有它可以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比如这里种植的银杏树,比如这里收留了许多流浪狗。
“各位老师有没有狗毛过敏的?如果有的话口罩戴一下哈,放心,寺庙的狗是不会靠过来的,它们每天听念经,早就已经佛了。”钱副主席一边招呼大家入内一边客串了下解说。
“这座寺庙可以说是全中国最特殊的寺庙了,因为它是我国唯一一座佛道基双修的寺庙,等等咱们一脚踏进去不光能看到释迦牟尼,还能看到三清道祖,其实这里不光有释道二家,还有基督教。”
“在抗战初期,有一位神父曾经在这里借用地方悬挂十字架建立教堂,和装成神职人员的和尚道士一起庇护周围数千群众。他们在日军的围而不攻中坚持了六十多天,最后在教会的抗议下日军撤军,后来虽然那位神父离开了,但寺里面依然为他留下了一间告解室,并且更名报恩古寺,寺庙内当时挂上去的十字架也还在它原来的地方,并未取下。”
“这里之所以会变成佛道双修也是因为同样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