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拙蕴夺了沈从允的爵位,定了他牵连叛党的罪责,将人流放到南疆迷障之地。
早在去年戚乐咏领人围城时,沈从允便急匆匆的跑去国公府,还想劝老国公带着人一道出城投晋王,言之凿凿皇城将破,新帝改换,现在投奔还来得及。
老国公怒而斥其出府,断绝父子关系。
戚拙蕴自然知晓,碍于沈禾与老国公,隐而不发罢了。
现在老国公与老夫人双双离世,世上再无能够护佑沈从允的人。
戚拙蕴要将沈禾摘得干干净净,便会将此事利落解决,不与沈禾有半分的牵扯。
世人只会斥沈从允不忠不孝不慈,不会想到沈禾不孝云云。
这事实际算来没什么。
国公府的牌匾虽下了,转头便挂上了沈将军府的牌匾,成了皇帝赐给沈小将军的府邸。
也就是把户主换一换的事。
但落在京城许多人眼中,就是天大的事了。
京城里一时间众说纷纭。
最多的,便是猜忌沈家小公子与新帝关系的。
在他们看来,若是沈小公子与新帝关系亲近如初,新帝无论如何也该看在世子的面子上,保下沈国公,哪怕不为别的,就为这国公的爵位传到世子手中也好。
偏生便夺了爵位,世子身份一落千丈,还叫沈家那庶长子成了将军,入主从前的国公府。
这与打小世子的脸何异?
虽说小世子还有个太妃姨母,有柳家这个外家支撑,可外家终究是外家。
满京世子贵族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当初连皇子都得让着三分的国公府世子,一转眼,就落到这样的境地呢?
话虽如此,他们说他们的,跟沈禾没什么关系。
沈禾还在埋头哐哐读书。
偶尔读累了,起身在宫里满院子溜达放松,忠言会跟着他,与他将笑话,沈禾知道这些议论,还是忠言拿来当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