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以为的宋家的准女婿,谁受得了?雁临笑一笑,“就盼着她以后过得比王济川好。”
“肯定可以。我瞧着,那姑娘现在挺有韧劲儿的,县里的人也不是跟风倒,同情她的人更多。别的不论,她店里现在生意更火了,不少人绕路都要去捧场买点儿熟食。”
人们很多时候会更容易同情弱者。
秦筱蓝要是不闹那么一出,人们反而是想法揣测各异,闹了那么一出,倒无意间给宋多多拉了好感度和同情分。毕竟,宋多多对王济川的付出,街坊四邻又不是眼瞎看不见,更不是哑巴不能跟人说。
堂姑嫂两个说完这件事的第二天,宋多多定期寄来的熟食如约而至。
这次占比较大的是精益求精的火腿,以及包装更好的腊肉、腊肠、豆豉鲮鱼。
这次,雁临较之以往多留了一些,余下的和家中存货、自己做的熟食装箱给李梦,李梦再倒手送给舍友。
随后,雁临到街上买了一些风味小吃、糕点糖果,给宋多多寄过去。
对方坚持不懈地为当初得到的帮助给予回馈,她总装死没反应,总归不是长久的事。
至于信件,雁临写不出,根本不知道说什么,而且宋多多身边有柱子、小荷,不愁没地儿吐槽缓解情绪。
投资公司那边,在夏羽提交的备选目标中,雁临挑了一个承包中上规模食堂的老板,一个面临存亡危机的私人纽扣工厂。
前者原因无他,很多如今的食堂,都会逐步转型成对外营业的餐厅,只是最初试水的人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阻碍,尤其人际关系上。运转资金充足,手续没有遗漏,就不怕人使绊子。
纽扣工厂就不需说了,单单星雅的需求量就能挽救如今的颓势,以后雁临再帮忙设计一些服装辅料,盈利不成问题。
没错,雁临是正大光明在行业之间搭桥建立捷径,而且还建议夏羽、李梦,以后在不违规的基础上效法为之。
生意场上,最先要累到的人是自己和亲友,后期遇到能便宜自家或亲友的事,也不用手软。生意本来就要相互带动,要是一个个的都玩儿清高,也就没有那么多下海经商的人了。
夏羽和李梦都深以为然,俱是眉开眼笑。
夏羽开始踅摸与自己开的店相关的产业。李梦亲人之中有做餐饮的,她准备寒假期间做好扎实的功课,懂行之后就寻找餐饮周边需要投资的业务。
三个人有时利用午休的时间,结伴出去逛街。
李梦很关心雁临家乡酒厂的销售情况,雁临和夏羽除了这个,还关心星雅时装的行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