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图保持史料真实性的古籍编修过程中,编者注和常见的编者的话不一样,编者注通常只起到提示的作用,不表明编者的观点。
以左佑佑整理的账本为例,为了清晰呈现账本的原貌,左佑佑在柏杰生误将匁写成两的地方,加了个简短扼要的脚注:
编者注:此处系记账人笔误。
方方看着上面的字迹点头:我知道的,按照惯例就好。
左佑佑由衷道:见多识广。
然后她又想起了什么:
方方,帮我做一个字吧。左佑佑把匁字写给方方,这是一个上海民间特有的银两计数单位,需要你辛苦一下。
在翻录古籍文献时,常常有冷僻字出现,这时候就需要排版员帮忙,把冷僻字设计出来。
方方低头看字:确实冷僻您在做哪个项目啊?这个字我也没见过。
左佑佑叹了口气:东亚经济史料档案。她把项目编号报给方方,方方查了一下,然后抬头看她。
我脸上有什么吗?左佑佑诧异。
方方抿嘴一笑,唇边两个小梨涡若隐若现:您已经是这个项目的第四个负责人了。您在项目这里签个字吧。
第四个负责人?左佑佑震惊,这项目换了四个负责人?
她想起刚入职的时候,老石那语焉不详的态度。
第60章 做菜也要严谨查论文
方方把项目记录拿给左佑佑,左佑佑低头一看,项目前面赫然挂着三个名字。
仔细一看时间
这个项目竟然已经推进5年了!
5年了!
推进了5年,换了三个负责人,如今到她手上,项目的进度是
项目没有进度。方方微笑,您整理的这部分账本,是唯一的进度。
左佑佑想起来姜世钦那可怕的中文水平,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