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大悟:我想起来了!19年你们学校在食堂底下挖出来汉朝古墓!
左佑佑:噗。
简行舟瞪左佑佑:对,汉墓我也参与了。很方便,每天挖完还能去食堂吃饭。
左佑佑:教授现场考古,学生校内实操。
小黄羡慕:新鲜教材,热辣滚烫。研究汉唐的学生,毕业论文都不用出校门不,是毕业论文自己找上门来。
左佑佑好奇:后来呢?
简行舟挥舞马蹄刀:研究过以后回填了。
回填?
小黄竖起耳朵,满脸写着对业内一手信息的渴望。
简行舟回忆了一下:有两座被破坏过,一座保护得比较好。报告过市文物部门以后,决定只记录一下,就回填了。
小黄不解:为什么回填啊?我以为这种古墓发掘以后都会把藏品清理出来,以供后人观赏。
简行舟垂眼处理污渍:因为现在我们的技术不成熟,挖出来以后,没办法良好保存,可能会导致腐烂、氧化等现象。所以讨论后觉得,这种情况属于非必要性抢救,现在我们挖了,后人就没得挖了。
左佑佑问:就像长沙马王堆汉墓那种?
简行舟叹气:对,很可惜的。所以要等后人的技术成熟再挖了。
那我们能等到技术成熟的那一天吗?
简行舟顿了顿,目光透过手中破碎的书页,仿佛看向百年之后的未来。
希望吧。他的语气有些失落,但是做历史工作就是这样,好听点说叫薪火相传。我们对问题的探索,放置于历史长河中、放置于人类发展过程中,不过一瞬。可能需要许许多多个这样的瞬间,需要人类成百上千年的探索,才能有幸向前迈出一小步。
左佑佑也感慨道:是啊,如果几千年前的屈原,写完《天问》以后,能知道人类终于能登上太空,知道老天在未来给出的答案,该有多好。
小黄嗨了一声:这事没必要伤感。像我们修复古籍,更是时光荏苒,上一个修复师在百年前做的,最后被我们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