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饷而造反,灾民得不到救济而造反!”
“我大明当今确有贪腐,但风气比之其他朝代,其他时期,比之当今西洋各国,老夫敢说绝不至于更甚。”
“以此为理由说不该增税,实在是庸人妄谈!”
“若说南宋亡于贪腐,胡元亡于贪腐则可,我大明若亡,必亡于税收太少!”
他这一番话说下来,褐袍男子一时之间张口结舌。
他没有想到这老者居然连他视为天经地义的一些说法,都能如此驳斥。
蓝袍书生和褐袍男子的同伴还要站起来争论。
这时,从里面忽然出来一个高瘦老者,向众茶客抱拳道:
“诸位不必争辩了,今天有一场戏,请诸位观看。看后可少费许多口舌。”
在场茶客人认得这老者,乃是京城有名的戏班班主于田。
听说有戏可看,而且和刚才的争辩有关,都起了好奇心。
轰然叫好。
蓝袍书生等四人也不再说话,各自坐下,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戏?
微胖老者也回到了自己座位。
于田张罗之下。
片刻功夫,戏台上已经陈设出布景道具。
男女优伶也纷纷登场。
这演的却是天启初年辽阳城内情形。
第一幕是辽东经略袁应泰下令打开城门。
接纳大量西鞑兵和饥民入城。
众龙套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唱词凄惨。
有武将劝阻袁应泰。
袁应泰唱了一长段,声情并茂,大谈仁义。
看到这里,台下已有茶客咒骂起来。
咬牙切齿,指斥这袁应泰迂腐可恨。
甚至有人朝台上扮演袁应泰的演员扔果核。
第二幕。
城中饥兵灾民维生艰难,四处哀告,甚至抢夺居民。
城中人心惶惶
袁应泰找到城中众富商,请求借钱借物,以供应军民。
富商以李玉山为首,表现冷淡。
众富商在李玉山的带领下个个哭穷,最后只提供了少许物资。
富商散去。
旁边一武将建议袁应泰清查统计城内人口,财产。
对可疑人员重点监视,青壮年劳力训练征调,用以守城。妇女保障后勤。
对所有富商财产物品,集中收缴,确保军队供应。
事后再论功行赏。
袁应泰断然拒绝,认为如此做法,乃强掠民财,有失仁义,会激起内乱。
看了这一幕,台下一片沉默,似乎都想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