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小卡片上是乌丝栏的格子,格子里有随机填入的数字。
这其实就是‘宾戈游戏’,只不过稍加‘本土化’了一下而已。
摆在小花厅中央的是一个很精巧漂亮的机器,由淡蓝色的球架,和深黑色的手摇滚轮两部分组成。球架本身就像个小桌,下方是支架,上方才是球架本体。球架左侧印着清晰的字体,从上至下是‘甲乙丙丁戊’——这原本应该是五个字母,即‘b-i-n-g-o’,宾戈!
不过这个时候真要是用宾戈就没人能懂了,所以就用了华夏最容易理解的天干地支。
每一个天干字后是一排15个球洞,‘甲’的后方就是1-15号球,‘乙’后就是16-30号球,以此类推,总共75个木制小球。都用一种颜色深沉的硬木制成,打磨的光滑精美,泛着微微细光...就是此时阿拉伯数字没传到华夏,数字编号没那么简练。
当然,华夏也有符号化的数字,让长数字不会那么赘余,小球上用的就是那种。但对习惯了阿拉伯数字的素娥,看着还是觉得眼花。
“瞧,按一下这个,小球就会落下来,最终会有一个小球被摇出。然后我们的纸笺上,看到那些数字了么?找到对应的数圈起来,看谁的数能先连成线,横竖斜都可以。”素娥简单解释了玩法,就按了一下按钮。
球洞下方的支架立刻打开,小球落到底部,滑到一旁的手摇滚轮中——李虫儿觉得有趣,自告奋勇要帮忙,素娥就让她摇滚轮。
很快就有一个小球掉了出来,李虫儿拿起来看了看:“‘甲-七’?我瞧瞧我的纸笺上有没有这t个数...啊,还真有!运道不错。”
数字卡片是5*5的规格,所以每人的卡片上都有二十五个数字,这样算的话每次摇出的小球能在自己的卡片上找到的几率是三分之一...这样还真是运气好了。这一轮除了李虫儿,就只有上官琼同样画上了圈圈。
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这个游戏的乐趣在哪里,但也没人反对这个游戏,因为此时有很多游戏比这看起来更难解。然后玩着玩着,乐趣就上来了,每当出来一个小球,自己的数字卡上又恰好有那个数字时,快乐是微小而又确实存在的。
如果是自己‘连点成线’的关键数字,那就更别说了,快乐立刻会像喷泉一样涌出来。
“对了,没有准备赢家的奖励,和输家的惩罚。”上官琼忽然想到了这事儿,问其他人:“现在补足么?不然每人拿一件首饰出来,归给最后的赢家。”
李虫儿却不大赞同这个,道:“这个主意太偷懒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