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建阳十三年时,先帝驾崩,身为次子的储君,也就是当今天子即皇帝位。
二十年悠悠过去。
黑暗当中,朝轻岫本已按照她一贯的作息表,老实躺到床榻上,可要是有人能在黑暗中视物,就会发现她的眼睛始终没有闭上,仿佛在研究天花板上蛛网的纹路。
忽然间,朝轻岫无声无息地坐了起来,她没有点灯,黑色的长发披散于两肩,昏濛的月光透过窗棱的缝隙照进来,照在她的脸庞上,让她比此前任何一刻都更符合赵清商睡前读物中的描述。
她的睫毛在翕动,瞳孔也跟着微微紧缩。
朝轻岫的脑海里划过一个念头——普通绣工能接触到的事情,无非是衣服缝制这一类的事情。
大夏的律法非但不算严苛,甚至还多有宽容之处,就算绣工弄坏了皇帝的龙袍,也判不到死罪,若是遇见皇帝心情好的时候,多半还能直接免罪。
就像赵清商宁愿毁掉价值十万的布匹,也得将余家分舵排除在此次山庄品评之外,需要将大内绣工连着其家属一块灭口的秘密,也必然有着极为沉重的分量。
能被赵清商的母亲得知,或许是因为那件事最初并非秘密,所以在写家书的时候,也就没特别避讳。然而过了很短的时间,原先的正常工作,就变成了某个会带来灭门之灾的秘密。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制作衣服会变为不能外传的宫廷机密?
朝轻岫一动不动地坐在床沿,低垂的眼睫仿佛纯黑的帷幕,遮住了目中意味不明的色彩。
第130章
朝轻岫心绪纷杂, 直到许久之后,才徐徐吐出一口气。
她心中确实产生了一些隐蔽猜测,然而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建阳十二年都已经过去太久。
《荷兰鞋之谜》中提到一句话, “案发后最初的五分钟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如果侦探运气足够好, 在案发时恰巧在场,或者运气足够不好, 走到哪就能将案件带到哪, 都可以充分把握住事发后的黄金时间段, 获得最准确也最全面的线索。
可惜朝轻岫现在怎么快马加鞭,都必然来不及去京畿搜查绣工之死一事中证据。
而且当今天子登基已久,纵然皇宫中曾经发生过什么, 也都是陈年旧事, 很难掀起新的风浪。
风险大,而且收益低。
朝轻岫闭了闭眼, 在心里给赵清商相关事件打了个“暂不干涉”的印记, 然后干脆盘腿坐起,默默运起《清心诀》的心法。
真气走过一个周天后,她的心绪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