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唐老太觉得孙子想念书是好事,早念明孩子聪明,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娘总拦着。她拍了板,让送六六去,还当场就把给先生的束拿出来了。
宋佳期没话了,只好去找邻居打听了那个先生在哪里开馆,然后今天带着六六过去了。讲好了让六六去坐一天,看他能不能听先生的话不捣乱好好念书,如果能再上学,如果不能就乖乖回家,过两年再去。
正好儿媳妇不在,唐老太跟唐宣抱怨:“你她,六六想念书是好事!这有什么好拦的,我还没听过有当娘的拦着儿子出息的,六六以后有了好前程,还不是孝顺她。到那时我都死了,你我图个什么?”
唐宣听完当娘的抱怨,话却的跟宋佳期一个样:“六六是了,他这个年纪去也念不好书,要是在学里闹起来,先生对他可不像咱们对自己家孩子那样惯着。人家打学生都是拿戒尺,打起来一也不留情。”
唐老太听了也有担心,可她生气唐宣站在宋佳期那边,嘴硬道:“孩子不打不成才!先生打他,那是为他好!”
正着,宋佳期回来了,就她一个。
唐老太见了忙问:“怎么就你自己回来了?六六呢?”边边站起来往她背后看。
宋佳期不太高兴的:“留在那里了。”她带着孩子去,先生很痛快的就收下了,学里还有比他的,四岁过来开蒙不算早。六六也很听话的跟其他孩子一起坐在长凳上,比在家里乖多了。
宋佳期不放心,把孩子留在屋里,自己等在外面。结果先生看她在外面守着,让童出来撵她。那话不知道怎么的,她学不出来,但意思大概就是:这里是孔夫子的地盘,来这里的都竖家栋梁,是正经念书的地方。像她这样的无知的女人还是赶快离开,免得玷污了这里。
宋佳期就是再生气也只能走,屋里先生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她知道这些读书人都认为女人只能留在家里,有那些过于迂腐的几乎认为女人出个门就可以回家上吊了。她再留下来也是自取其辱,论嘴皮子她可不是读书人的对手,又不能像泼妇那些不讲理。再现在这世道,女人的社会地位低,就是让别人评理也只会她不对。
宋佳期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回来这一路上都不放心。那先生下学的时候掐着时辰来接就行了,可想想把那么的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