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二年春,大麟朝数百举子汇聚京都,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
也是新帝登基后的还没看完,心中就不觉有了气。
西境山中未开化的愚民甚多,若要治理得当,怎能主要靠什么税法?自然是要靠教化!只有让那些愚民们懂得孔孟之道,知晓礼义廉耻,才能让西境真正成为大麟的属地。
这定海侯世子听说从小由商女教养,果然养成了一副唯利是图的短视模样。
这样立意不正的文章,文辞句法再好也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媚上之文,根本不值得一提!
难怪刚才陛下看了许久,可不就是因为顺了陛下的意吗!
只是他曾宏却并不是这等谄媚之臣!
曾宏冷哼一声,提笔在其他阅卷官的圈后,毫不客气地画了一个叉。
霍司昭冷冷地瞟了那曾宏一眼,便知道这家伙看的是谁的卷子。
太后总觉得这老头是个有真才实学的高人,在他看来不过就是沽名钓誉罢了。太后会被读书人那一套听起来高深莫测、实际上虚伪无用的东西砸晕,他可不会。
好在其他阅卷官还算识趣,最终呈上的卷子中,依旧包括了他家世子的那一份。
“启禀陛下,臣等以为此三篇文章都有大才,可为状元,还请陛下圣裁,其余的堪为二甲。”读卷大臣之首的中书舍人,捧着摆满了卷子的托盘呈了上来。
霍司昭这次春闱确实打算为自己的朝廷好好挑一些人才,因此虽然不喜,但还是忍着烦躁将推荐上来的卷子都看了一遍。
呵呵,这一篇文辞华美言之无物的东西,恐怕就是曾老头那关门弟子的吧。
霍司昭心中冷笑,却并没有直接扔出去。
无他,因为太后喜欢啊。
太后崇尚读书人,最喜欢这些花团锦簇的东西,总得留一份让她开心开心,省得又来找他麻烦。
侍立在一旁的中书舍人观察了一下陛下的脸色,主动指着洛晏清的卷子道,“臣等一致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最为凝练优美,或可点为状元。”
霍司昭的指尖在那人初显锋芒的字迹上轻轻滑过,流连了片刻,这才拿起朱笔写下了名次,微笑道,“林重归为状元,刘煜为榜眼,洛世子俊秀无双,依朕看,实该为探花。”
下方的臣子们闻言不由得都微微一愣。说实话,若说俊俏,这金陵才子才入京就有了?
就在众人揣摩之际,却听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
“探花深得朕意,封翰林院从六品编修,入上书房,赐御前行走。”
这道旨意一出,殿中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