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没看到那份报纸,看到我就写信给你了。赵海平感慨道,我都写诗投给杂志了,怎么知名度还不如你?
大学让他成了一个诗歌爱好者,他学考古的,学科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特别丰富,他看到感兴趣的就咏一咏诵一诵,创作没有瓶颈期,林叙觉得,以赵海平对诗歌的狂热,他总有一天能出诗集。
对他表现出来的羡慕,林叙很直白道:要不我把这个知名度让给你?
赵海平于是捂住了嘴:那还是算了。
他享受诗歌被认可的乐趣,却不是林叙这种谁见了都要问一句式的。
还是因为你水平太高了。赵海平得出了最终结论,高到全国人民都知道。
林叙:
真的,这群人能不能别这么夸张了?
他只是上了第四版,还没上到头版头条。
当然,这话林叙没有说出口,一旦说了,他可以肯定,他这群盲目的小伙伴只会让他再接再厉,完全没有尊重现实规律的想法。
这个暑假林叙和林培都外出实习了,所以和赵海平两人没遇到。
不过赵海平和钱鸿也都没回家,宁安大学的课业不比海大和交大轻松。
寒假回来,大家的状态都比去年要好一些。
几人都是在大学里勤勤恳恳念书的类型,刚入校的时候基础或许差了些,可只要跟上教学的进度,慢慢地,几人就能拿奖学金、能交出漂亮的成果了。
读书读出了状态,那种被知识充盈着的满足感和一开始的茫然自然是不同的。
虽然对各自的学科不够了解,不过对方一直在努力这是他们互相之间可以确定的事情。
林培把想读研究生的事情说出来,赵海平立刻接话道:我也有读研究生的计划。
他是卫强宁安大学版,不过叫他去读研究生的那位教授名号更响亮些那位教授来自京城大学历史系。
对方和赵海平有过一次交集,他一开始觉得赵海平字写得好看,慢慢又觉得他做事认真、愿意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