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强不屑的神色更明显了。
眼下都是80年代了,宋仁发却还是60年代的思维,还创外汇,也不想想,这个年代,全国造船业能创造出多少外汇?
对宋仁发而言,导弹艇的制造是荣光厂的最后一搏。
他心里同样觉得诧异,自己怎么莫名其妙就找上林叙了,林叙会不会根本造不好船?
可他和林叙聊过不止一次,尤其在他动了造导弹艇这个念头后,宋仁发很详细地和林叙谈过很多遍。
荣光厂目前能达到的技术水准,开工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船上配备的各式系统系统配备明明不属于荣光厂,可宋仁发发现,不管和林叙聊导弹艇的哪个方面,林叙总能最迅速地给出答案。
在对021型导弹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林叙画了几百张设计图,他负责的主要是导弹艇和鱼雷艇有差异的部分,荣光厂的技术员负责的则是鱼雷快艇原有的设计部分。
他想打造的,是大型的导弹艇。
宋仁发放手任他施为,因而林叙虽然也能感觉到荣光厂内部暗潮汹涌,他却还是专心致志沉浸在制造中。
设计图完成的那天,宋仁发特意过来看了。
林叙的速度比他想象中要快一些,主要是林叙根本没有作为专家的自觉,厂里给他提供的好福利他都顾不上享受,经常吃完早饭就来了技术科,到他下班的时候,技术科经常已经空无一人了。
他这么拼,荣光厂员工们自然大受鼓舞。
技术确实不如人在林叙到达荣光厂的这些天,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人家水平高的尚且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他们这些水平不如人的总不能落后吧?
荣光厂能有前些年的风光,还不是厂里老员工们一起努力拼出来的?
荣光厂确实有那种一杯茶一包烟混过去的工人,其中不少人还是厂领导的亲戚,可同样有年轻时候就在厂里打拼,除了荣光厂无处可去,也不希望荣光厂因此改行或者倒了的。
导弹艇别的厂能造,为什么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