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液化气的储存与运输的角度提了不少建议。
先把涉及到液化气的部分处理好,再慢慢过渡到建造一艘船,把液化气储存运输的特性与船自身所具备的特性结合在一起。
林叙的笔记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经过整整一个多月的讨论,他们这个项目组终于拿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案。
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内液化气船的建造尚且是一片空白,他们虽然确定了设计方案,但某些技术南江厂眼下是达不到的,比如液罐支撑和安全监控两个方面,临时发展来不及,而即便国内有相关生产经验,恐怕也达不到igc规则的要求。
这是造船过程t中经常面临的问题。
不过南江厂眼下和海外船厂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外某些船厂处于转移产业的需求,也会将一些非核心技术交予南江厂,只要南江厂购买相应的专利费。
可以说,一艘船即便成功造出来,南江厂方面虽然获得了利润,但通常也会支付不菲的专利费用。
这一境况直至21世纪之后都依然存在,不过在那时候,国内船厂已经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在高附加值船的建造上虽然没有100%实现全国产,但借助于丰富的工业制造品类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国内船厂在逐一摆脱专利壁垒。
换句话说,现在花钱买技术,是为了以后不用花钱买技术。
方案出来了?
在听到林叙的汇报,说设计方案已经出炉的那一瞬,施家望特意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黄历。
他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这是液化气船,不是别的厂里已经有过建造经验的船。
方案你先给我看看。施家望道,回头我得给船舶总公司那边验证一下,看你的方案究竟是不是可行。
对于其他船,施家望多少有些经验,可液化气船,眼下谁也拿不准。
他估摸着,南江厂的设计方案交到船舶总公司那里,船舶总公司恐怕也会请专家来比对分析。
施家望仔细一看,他虽然无法确定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