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干过工作的都知道,绝大多数周期长的工作都消耗在了等领导签字、等领导给出指示的时间里,员工们一开始或许还动力满满,得到指示之后就第一时间进行下一步工作。
然而,等待的时间消耗了这份热情,特别是本该早早纠正的问题再等待许久之后才得到答复,再去纠正时,时间早就浪费空了。
领导们或许一直在强调自己对这个项目有多么重视,然而,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人相信了。
林叙绝对不是这样的。
不管项目组的成员们什么时候遇上麻烦,林叙一直都在那里。
如果他也解决不了某个问题,他会第一时间去找厂领导,还会发动人脉摇来专家助力。
在项目组一众人筹备设计方案的时间里,林叙不知从哪儿又薅来一堆资料,据他说,都是他从自己看过的书和杂志里发现的。
大家惊异的点是,他既能找到这么多资料,还能在看过资料之后判断出资料的哪一部分内容对项目有用。
这就是天才吗?卢沛悠悠叹了口气,我真是服了。
他和张爱林都是正经的船舶专业毕业生,后者还是研究生,虽说拼学历拼不过林叙,可他们着实没有料到,自己和林叙之间的实力差距能有那么大。
出国留学这么有效吗?卢沛喃喃道。
张爱林手中不停,却轻声回他道:他负责6万吨级散货船的时候还没出国。
卢沛:那就是交大的本科特别厉害?
张爱林:我读了研究生呢。
在这两年新入职的员工里,卢沛和张爱林算是表现很突出的两位了,但每一次,他俩都会被林叙的表现衬托成渣渣,自信心受到强烈打击。
我上个月回了一趟学校,见了导师。张爱林道,我导师教过林叙他们那一届的本科生,不过他没给林叙指导过论文,听说他刚进交大的时候是中游,二年级以后就一直靠前了。
他从办公桌抽屉里递给卢沛一份报纸:喏,看人家的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