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同意。
于是乎,两幅画被摆在一起,由众人品评。
戚玉瑄的画好理解,她只画了一枝杏花,探出墙头。
所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戚玉瑄笔下虽无满园芳霏,但以此一景彰显春色满园,倒也颇有巧思,更何况那花画的十分灵动,栩栩如生,乍看竟似真的一般。
而宁婉娴的画便让人难懂了,她的画上只有一座富丽堂皇的楼阁,阶梯似白玉雕琢,楼阁外,有一颗巨大的银杏树,树下有三两个读书人打扮的男子,并且虽然画得不错,但和戚玉瑄的画相比,便有些普通了,且多少有些画不对题。
姜昱却含着几分笑意,抛砖引玉道:“还请宁姑娘替大家讲解这幅画作。”
只见宁婉娴一袭白衣,表现得颇为谦和,却不羞怯,她道:“有云‘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文人雅士常以香草喻清风高节,而婉娴所作的,正是心怀天下的读书人,这般青年才俊为家国天下而聚首,所在之处,如入芝兰之室,故称满庭芳。”
言罢,众人皆是听呆了,只见宁婉娴盈盈一拜:“婉娴拙见,让诸位见笑了。”
接着,席间便涌起一阵惊叹。
“不想一个小小女子竟有这般胸怀。”
“怪不得姜公子会青睐于这幅画。”
“这位姑娘倒颇有君子之风!”
“戚家的丫鬟都能有这般才学,当真不一般。”
“听说这宁姑娘原也是个大家闺秀,只是家道中落,唉……”
但也有人质疑,道:“只是这画得倒不像寻常书院。”
宁婉娴也不恼,只含笑道:“这是玉台书院。”
这句话如平地惊雷,片刻的寂静后,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何为玉台书院?
我朝延续大周旧制,设立皇家书塾,甄选世家子女入宫陪读,能被选作侍读的公子小姐,家世、才学、品行皆是上乘,同皇子公主一同读书,男子将来皆是天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