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的接受能力就如同吃饭喝茶一般自然。也都有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正妻还怀着孕通房妾室能伺候主人,但绝不可在这期间留种,要不然便是明晃晃的打脸。
武靖也觉得这事有道理,所以每次办完那事都会嘱咐丫鬟别忘了给自己的妾室送避子汤。
但这里头有个例外,孙娴心还未过门之前,武靖还没从侯府分家出来,老侯爷在世时外头多的是攀附之人。谢姨娘正是那时被人送去侯府,又被侯府老夫人送给武靖做姨娘的。
谢家本也是前朝名门,直到朝代更迭战乱纷飞,才在乱世里死了大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早年间谢氏的祖父还被先皇重新启用过,那时候人人都说谢家又要起复了。谁知那样的光辉不过昙花一现,那之后谢家又再找不出一个有出息的子孙后代。
谢姨娘的父亲犯了事被贬谪出京,走之前把两个女儿送去侯府,当时的侯夫人给两个儿子一人分了一个,好好的官家女子就这么成了姨娘。
留在如今的安宁伯府的大谢氏默默无闻,这么些年没能有个孩子,在府里活得如同隐形人一般。
跟了武靖的小谢氏却是个有本事的,仗着出身比其他姨娘要好,又生得一副明媚张扬的好容貌,便时常拉着武靖一同厮混,全然不在乎什么体面矜持。
好几次两人青天白日在书房里办事,事情做完武靖实在不好意思大张旗鼓要避子汤,就这么稀里糊涂给她混过去。等到孙娴心生下武承安以后,书房那边的谢氏的肚子都快藏不住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谢姨娘紧跟着孙娴心生下一个男孩儿,从此在侯府里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尤其近几年,武承安身体不好,府里许多应酬都是武靖带着次子武承定出门,外头已然隐约有了流言,都在猜测武侍郎怕是要把家业交给次子。
武承定长得很像她娘,眉宇轩昂面若好女,神情里是掩藏不住的几分张扬意气。从门里走出来正同府里管家低声说笑,一抬头看见停在台阶下的马车,嘴角的笑意顿时就凝固了。
管家岳伦反应更快,微微弓下腰背快步迎上前来,不敢贸然掀开车帘,就跪在地上稍稍抬高些声量给武承安请安。自家这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