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大一点跟着爹娘来了京城,起初每年到了时节阿娘也会在府里煮,说是祛湿辟邪,但后来父亲仕途坎坷,只能退一步往国子监仕林学子间去搏一个清流的名声,家里就渐渐不再维持在老家的习惯了。
再后来自己及笄嫁人,嫁给武靖的前两年是在当时还是侯府的安宁伯府里过日子。新嫁进侯府的新媳妇生怕行差踏错,上有婆母太婆婆要伺候,下有谢氏虎视眈眈,她哪里敢为了自己一点小小的摆不上台面的老家的吃食,就让厨房给自己另做。
后来从侯府分出来,倒是能自己当家做主了。但那些年武靖忙着仕途经济,府里又陆续添了姨娘通房和孩子。孙娴心每日忙得连多喝一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就更没心思去想这些。
吃食上面,正院的厨房一贯以武靖的喜好为主,孙娴心跟着他吃了这么多年,连辣椒都吃得少了。武承安这边更是以养生养气为重,该吃什么能吃什么,都要请大夫看过才行,就更没闲工夫想别的。
现在面对儿媳的疑惑,孙娴心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想说这些年的辛苦,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好像桩桩件件都不是很值得说起的事,可那些事又真切的发生过,并且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孙娴心整个人。
孙娴心的沉默持续了一段时间,孟半烟也不催她也不继续问她,而是转身招手让半夏去厨房拿些点心小吃过来,孙娴心来都来了总不能真让人吃碗汤汤水水就起身走吧。
婆媳二人在花房矮榻上对坐,很快就有小丫鬟送了点心小吃过来,孟半烟在外谈生意的时候多了,明白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别让嘴空着是硬道理。
没话说那就吃东西,甭管是嗑瓜子还是搓两粒花生米,只要手里嘴上不闲着,就不算尴尬。
孙娴心却没见过这样的排场,三品大员的夫人出门访友赴宴,到哪里都要保持仪态风度。有时候说是说宴席,但其实好几个夫人太太们加在一起,也吃喝不了多少东西。
现在看着孟半烟弄出好些小碟摆满了方几,也来了兴致:“怎么弄了这么些东西,倒不像府里厨娘们想得出来的。”
“陈妈妈她们都是见惯了世面的,哪里晓得我们市井老百姓的那点小心思。”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