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的,偏到了孙娴心这里调转了个头,字字句句都是巴不得孟半烟把武承安攥在手心里才好。
“母亲不知道,大爷强有强的好,现在脾气怪些都还有人欺到他头上来,要真是那等好说话的软和性子,还不知道要平白受多少气。”
饭桌上就婆媳两个,也没那么多食不言的规矩。孟半烟见孙娴心也吃了几口饭不至于气得胃疼了,就把中午在宝月楼碰上谢家人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幸好是我和大爷一起,要他一个人只晓得发脾气又说不过那些伶牙俐齿的小厮,说不得就要吃亏。”
成亲这么些日子,孟半烟算是摸清了武承安的脉。这人只在亲近人跟前话多些,出门见客的时候脾气排场都不少,可就是少言寡语。
见着喜欢的聊得来的,他也是听得多说得少,非要多处几次彼此熟悉了,才能多接几句话。
要是遇上不喜的人,扭头转身就走那是给面子,若是旁人不要这面子非要往上凑,他身边向来有会功夫的小厮护卫,这人就能让松青动手把人打出去。
今天若是他独自碰上谢家的人来舔着脸认舅爷,恐怕真能打起来。到时候甭管道理是怎么样,就他这个做派一定免不了被人说乖张孤僻。
即便今天有孟半烟在,把礼法道理都摆明说清了,从宝月楼出来的时候还免不了被人小声议论。孟半烟都不用去听也猜得到,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哼,那起子混账东西,我们不去招惹他们,他们反而蹬鼻子上脸,什么玩意儿!”
谢家是在孟半烟和武承安成亲第三天回的京城,谢家离京二十年,早年间的房子卖了,只得先赁了一处宅子落脚,等去吏部述职等着皇上召见过后,确定了能留在京城补官再重新买宅子安家。
谢家从祖父那一辈儿起,只出了谢尚书一个能人,京城里早没什么正经亲戚了。
本以为他们回来会先消停等授官,却不想第二天就递了帖子上门来,说是要来拜访武靖,顺便看看谢姨娘和几个孩子,叙一叙姻亲情分。
帖子本是送到孙娴心手里的,因着武靖把府里腰牌给了武承安的事,孙娴心和武靖的关系难得缓和了不少。那帖子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