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的获得者有超过五成几率在随后的几年内得到诺贝尔奖,临床医学研究奖也有近两成的概率,所以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不过李杰心里很清楚,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恐怕几近于无,本身就是临床医学奖。一方面“威力达”的研发并不像最初弗里德?穆拉德那样更注重深层次机理,可以算有大半都是建立在恶魔药剂学上的空中楼阁,另外一方面自然就是鉴于自己华裔的特殊身份和资历。这次的拉斯克医学奖,如果不是萨姆森?贝尔强行绑上自己,这些评审团的人恐怕可没那么甘愿评给他。
反正,诺贝尔奖本身更注重对研究成果的应证和实践,往往需要更多的年份才会获得提名,倒也不急于一时。
“我非常荣幸,同我的导师——萨姆森?贝尔博士一齐分享这一荣誉,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在生物医药学科最受人敬仰的一个奖项。”李杰把脸转向站在自己身边的萨姆森?贝尔,笑着对他挥了挥手。
后者显然非常激动,拼命鼓掌回应。
“关于这一研究,刚才贝尔博士已经说了很多。因此,我想着重谈一谈,作为一个医药学界的后来者,获得这样至高的荣誉对于我本人意味着什么。”李杰露出诚挚的表情,端详着手中的奖杯——镀金的萨莫色雷斯有翅胜利女神像,象征着战胜疾病和死亡,奖杯的底部刻着他和萨姆森?贝尔的名字,2016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
“坦率地说,我认为我配不上这个奖项。”
李杰说完这一句之后,话音停顿。全场如同他所预料般响起阵阵议论之声,虽然获奖者通常都会表达一下谦虚,以示对奖项的尊重,但是也从来没有人会这样明白地直言自己配不上奖项。就连一旁的萨姆森?贝尔都愣住了,紧接着投来疑惑的目光。
“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得出的成果,而真正将这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则是我的导师,萨姆森?贝尔博士。在这期间,我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辅助的工作,大部分都不具有真正的开拓性和前瞻性。是贝尔博士——我尊敬的导师,一直坚持把我添加到获奖的名单当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良师益友。”
说到这里,李杰转过身去和萨姆森?贝尔重重拥抱了一下,再次激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