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中间,就算有几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的,一时却也想不起来老子的官职,这个男生对于诸子百家明显下过一番功夫。如果换做是木青山,估计连一个字都答不出来。
“非也,非也!这位同学,你的高中教科书背得不错,老子姓李,名李耳,字聃,出自《史记.老子列传》,但是先秦古籍中都只称其为老聃或老耽,从不称李耳,据史料考证,春秋中期宋国有人名老佐,可见在当时,老也是一种姓氏,因此老子应该姓老,而不是姓李。”
张老夫子说的这番话,显出其立意新颖,学识渊博,立刻就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张老夫子抬了抬手臂,示意大家停止掌声,笑眯眯的说道:“《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讲的是那些可以用具体而言的某一种事物的‘道’,并不是真正的‘常道’,而老子的学说,是关于常道的,这个常道,不是可以具体为外人所道的道,通俗的说,老子的道,是在形而上的层面而来讨论的‘道’。你们明白吗?”
张老夫子这番话,台下大半学生都听得云里雾里,越是平时成绩好的学生越迷糊,反倒是平时学习不怎么样,没事看点武侠小说的几个男生似懂非懂,若有所悟的点点头,紧接着又摇摇头。
“《老子》第二十五章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惚兮恍兮,寂兮寥兮,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不可名状。
这几句话说的是‘道’这种东西,不是纯粹的绝对精神,本源于自然,但也不是物质的东西,非物质,非精神,非唯物,非唯心,可见老子并不对世界的本体做出第一性的判断,等等,你们知道我在讲什么吗?”
张老夫子摇头晃脑信口讲了一大堆,但是看到讲台下的学生们瞠目结舌,不知所云,不知其所以云,便知道自己有些对牛弹琴了。
果然,讲台下的学生们大面积的纷纷摇头,表示不懂老师在讲的什么。
木青山听得整个人有些发怔,但是脑中意识却在翻腾不已。似乎有些什么东西,正是自己极想知道却还不太明白的。
(月底了,还有月票没有投出的朋友,请支持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