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李雅芳的家。
“快进来,外面冷!”李雅芳把他们迎进了屋。
“妈,这几位就是茶场的知青!”进屋后,李雅芳向父母介绍道。
“这位就是陈文海吧?”吕秋菊指了指陈文海,问自己的女儿。
“对,他就是陈文海。”李雅芳回答道。
“雅芳没少在我面前提起你!她总是夸你爱学习,聪明!”吕秋菊说道。
“现在什么都别去想,好好地在农村锻炼,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这比什么都要强!”李朝晖说道。
离开李雅芳的家后,他们几个又去了谢继红的家。
来到谢继红的家,谢继红同样是笑脸相迎。
“这真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张建国对谢继红说,“我真羡慕你!”
“我还羡慕你呢!”谢继红说:“你爸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你是典型的干部子弟!”
“我宁愿出生在平民百姓家!”
从谢继红的家里出来后,陈文海对张建国说:
“你好象对自己的家庭出身不满意!”
“有那么一点吧!”
“是干部子弟又有什么不好?其实,在社会主义国家,官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你不懂!干部子弟有干部子弟的烦恼!”
“张建国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陈雅丽对陈文海说:“正是由于张建国和杨冬生都是干部子弟,他们之间才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吗?”
“我早看出来啦!不过,我认为:我们现在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应该友好相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杨冬生根本没有一点诚意!”张建国皱着眉头说道。
在以后的日子里,正是由于张建国和杨冬生之间有矛盾,他们俩都极力拉拢陈文海,想让陈文海成为自己的盟友,而陈文海呢,却始终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于是,他们俩都对陈文海产生了不满。
在一年多的知青生活中,虽然陈文海一直表现很不错,张建国和陈雅丽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杨冬生的参与、策划和挑唆,使团支部、场长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