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酒过叁巡,谢韬面色微醺之际,却见瑶琴头戴珠翠,身穿杏色的小袄儿、银红的裙子,外罩缀着狐狸毛的朱红比甲,手里捧着碗醒酒汤,妖妖娆娆地走到他身边,风摆杨柳般跪地,柔若无骨地依偎着他的膝盖,温言软语,小意逢迎。
谢韬最爱女子做出这般柔弱姿态,不由舒展了心神,想起瑶琴昨夜在枕边央他之语,抬眼看了看一双儿女,轻咳一声,打算趁着如今气氛正好,提出将瑶琴抬举为姨娘的事。
还不及他开口,谢知方便与姐姐眼神交汇,心意相通,主动端了杯花雕,掀起衣袍跪在堂前,朗声道:“父亲,儿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谢韬有些意外,道:“何故行此大礼?是不是你又在外面闯了什么祸事?”说着便有些变了颜色。
谢知方眉角微抽,捏着鼻子扮演父慈子孝:“父亲多虑了,此事与儿子无关,倒和父亲有些干系。”
谢知真微笑道:“此事是我二人提前商议过的,说起来倒是桩喜事,也不知父亲允不允。”
瑶琴听她话中之意,不免联想到自己所求之事上,立时七情上脸,喜不自胜。
谢韬也想到了同一件事上,正满意于儿女的懂事贴心,却听谢知方道:“我与姐姐眼看着父亲为公务劳心劳力,身边却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相陪,咱们家也冷冷清清,日渐萧索,虽说这后院有姐姐照管,出不了什么乱子,但再过几年,她总要出嫁,到时候谁来照顾您的饮食起居?因此,我们姐弟二人斗胆请愿,盼父亲寻一位名门淑女,明媒正娶进来,不拘她是青春年少,还是再嫁之身,只要能与父亲琴瑟和鸣,白头偕老,便是我们的福报了。”
他说完这句,郑重地磕了个头,谢知真也离席拜倒。
有如兜头一盆凉水泼下,瑶琴立时白了脸色,待扭头悄扯谢韬衣角时,却见他满脸惊喜之色,显然已经被儿女说动。
谢韬迟疑道:“你们……当真愿意?”
亡妻走后这些年,他也体会到诸多不便之处,董姨娘再好,终究是小门小户出身,床上放得开,却无法与她谈论朝中时局、同僚往来交际与教养儿女之事。
更不用提,谢知真眼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女儿家说亲,前前后后怎么也要两叁年,其中琐碎之事更是不知凡几,没个妇人主事,到底不大方便。
却不知谢知方之所以提出此事,顾虑的也是同一件事。
高门选妇,规矩繁多,讲究的是“丧母长女不娶”,因这类人家的女儿缺乏教养,难担中馈之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