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轻抿,柔软的点心顺着舌头咽了下去。
茯苓亮着双眼,看她。
阿枝笑了笑,摇摇头。
茯苓顿时没了兴致,抱着糕点,“不吃了,省着路上吃。”
第一天她们光顾着赶路,生怕留下半点痕迹。好在逃出去的第一天夜里就下了一场大雨,痕迹被水冲刷,应当是留不下什么。
阿枝想着,火刚烧完,他们看到尸体的第一反应肯定不会先寻别处总计,只要争取到了这个时间,他们就能离开京城地界。
他们因为大雨也稍耽搁了阵子,慢慢赶路。第二日寻了客栈多歇了会儿,没日没夜赶了一日的路,马儿也累了。茯苓一人也很是辛苦,阿枝不可能让她一直劳累。
第三日,她们在赶路的途中也收到了陛下驾崩的消息。
阿枝沉默良久,对那个老皇帝实在没有什么印象,思考许久什么也没想起来,原本想着可能会有的一些感慨都随着记忆的变淡而消散。
她们一直赶路,直到今日,才进了城。
付菡帮她准备了通关文牒,圆空和尚帮她找到了慈幼局中病故的尸首。只要火燃烧的时间够长,就可以以假乱真。
但燕珝信没信,阿枝心里还是没底。
她进了城,带着茯苓稍稍探听些消息,再决定下一步往哪儿走。
这个城不算大,但在雍州和荆州的交界处,还算热闹。两人先寻了个住处落脚,又去生意还算好的茶楼用些饭食。
大秦原本也是马背上打来的天下,对女子拘束相比前朝少上许多,阿枝和茯苓戴上帷帽,与当地女子一同行走与街巷。
她们点了些菜,等着上饭食的时候,仔细听着身边人讲话。
乡野之间,不像京城,说得大多是谁家生意好,谁家酒水好之类的话。得到的消息不少,能用的却不多。
阿枝也是头回自己行走,带着些失落。果真独自“行走江湖”不像画本子中所说的那样潇洒肆意。
唯一得到有用的消息是,满城也知晓了,就在先帝崩逝后,陛下从前的那位北凉侧妃,葬身于火海。
方才一位老者锐评,说她真是无福,这样泼天的富贵都接不住,显然是命薄。
茯苓想要说些什么,被阿枝拦住了。
她松了口气,能让天下人皆知,说明燕珝肯定信了。他不点头,没人敢说她死。
她心情算是好了些,想到燕珝,虽然心中还有些堵,但终究还是畅快多一些。
阿枝觉得,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