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希出了宫,没有直接回尹府,而是去了京城最有名的青楼——牡丹楼。有一伙潜伏在京城里为非作歹的人,她盯了很久,今日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一网打尽。
牡丹坐落在京城最繁华的地带——盈华街,王公贵族、商贾贵胄乃至是名人雅士,都时常在这里出没。
盈华街上,各色商铺琳琅满目,人潮拥挤,这条街上的青楼也不少,但没有一家是能与牡丹楼比肩。
牡丹楼与一般的青楼不同。一,它不揽客,想进去的人自然会进去,不想进去的人他们也不会哀着求着。他们有底气保证自己的客源充足,也从不屑于揽客。
而且牡丹楼也不是一般的人想进就进的,它有一套特殊的身份识别制度,只有符合他们要求的人才能进去。
没有人研究过他们的身份识别制度,只知道拥有了他们特殊的身份令牌之后,便可以进通无阻。因此,很多人对牡丹楼的身份令牌重金相求。
二是,它不卖酒,只卖茶。茶是用特制的“神仙水”泡的,人喝了之后,同样可以“醉生梦死”。
尹明希很早就怀疑牡丹楼有猫腻,建昭十三年曾命人去查过,但一无所获。他们不仅账面做得一清二楚,连进出的人身份也都是清清白白。
连最引人怀疑的“神仙水”也查不出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牡丹楼的老板娘尹明希见过,是个风姿卓绝的女人,脸上永远带着温和的笑。她姓言,叫做言予歆,年纪三十五,京城生人。
二十岁她的父亲死于非命,她就接管了牡丹楼,牡丹楼后头的风生水起全是她的功劳。言予歆自出生起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北京城,但眼界、学识、阅历皆令人叹服。
听说是个爱读书的人。牡丹楼的二楼是言予歆的藏书阁,她时常约着文人雅士在她的藏书阁里舞文弄墨。
藏书阁与其他的雅间不同,天一黑,烛火便熄了,所以一到了晚上,通向二楼的楼梯也将关闭,客人们将从另一侧的楼梯直接步向三楼。
对于言予歆,尹明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那一双巧嘴,活着可以说成是死的,死的也可以说成活的。重兵包围之下,她依然可以云淡风轻,笑对审查。
这样的女人心思深不见底,也是尹明希所警惕的,她始终觉得建昭十五年的“印钞案”与她脱不了干系。但那一年的自己,没有找出言予歆一丁点的把柄。
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建康三年,大启战败,尹明希成为了西蒙人的战俘,她在西蒙军营中看到了一盏产自牡丹楼的牡丹灯。
牡丹灯是牡丹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