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充其量是高级会计,对于数字之外的东西真的不精通。
二来,炭窑有祖君主持,别人想改变这倔老头的想法那简直就是做梦。五伯都说不上话,更别说他这个半大小子了。
但是关于窑上的事,他多少还是听说了一些的。
前几年,房州城边上就下山坳一家烧炭的窑厂,那生意自然是好的很。
不光烧出来的炭不愁卖,而且远近收炭料木材的地方只下山坳一家,各村各县的放山客都往这卖炭料。
可是,这几年不行了。
有生意脑子的人多了去了,自然有人盯上冬炭这块肥肉,一下子冒出好几家来,其中更不乏财力雄厚的大户。
像是陈家庄的陈老财,家里地多钱更多,一下子就起了七八口窑,动员全庄子的人跟着一起干。
况且,人家比下山坳更靠近大山,收炭料的价钱也好,放山客们在山里伐回大木头,直接就送到陈家庄的炭窑。
以至于这两年,陈家庄出的炭不但量足,而且因为炭料好的缘故,出的炭块也大,价钱又公道,下山坳的炭厂是拍马也赶不上,自然生意愈发惨淡。
以至于到了现在,连收炭料都成问题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吴宁就算再懂经营,再会算账,可是无论从资金,还是质量,又或是营销、产量都比不过人家的情况下,他有心帮忙,却也无从下手。
“祖君!”
趁着大伙儿沉默的工夫,吴宁试探着插了句嘴,“要不,就像四伯说的,先关了了事。”
一指自家院子,“然后动员一下大伙,都改成咱家这样儿,开店接客。”
怕老祖君把他顶回来,急忙又道:“我保证能让大伙挣着钱,绝不比开窑厂挣的少!”
“哼。”祖君闻罢,冷哼一声,“都跟你一样开客店?”
“对啊!”吴宁点头,
他一直就有这么个想法,把下山坳改造成一个文化休闲的客栈群落。
只形成规模,也不存在什么谁抢谁生意的问题,到时不但房州的文人、富户会来,襄樊那边的文人、富户也会慕名而来。
到了那时,还怕赚不着钱吗?
“那本钱呢?”老祖君一句话把吴宁顶了回去。
“你五伯家里倒是有些闲钱,修整屋院。”
“那别人家呢?你六伯家、七婶家、七哥家,你问问哪家能拿出好几贯钱来,由着你这么折腾?”
吴宁:“......”
吴宁竟一句也反驳不了。
这就像六伯和七哥他们往他这里存萝卜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