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隐士人称伽楠大师,似乎个性有点古怪,不过他教孩子是真的有口碑,就算附近乡里的人家,也有人把孩子送去听学,只要交点墨条纸张和遵守寺里的规矩就好。
莫儒孟在外行商有些经验,这一路上马匹家丁都带不少,每到一个地点,莫儒孟都会遣人找到民居,商议借用厨房或购买粮草之类的,虽然姚双凤与他都睡在马车上,但食衣住行却没有哪里觉得不便,家丁们会择一处扎营炊煮,陆武派的护院和初四也会去打野味回来。
一行人走得慢,但却很悠哉。
他们从一座小山腰处进入此地,刚从一个大弯转出,就将山坳景致收遍眼中。
山谷中央低处有条蜿蜒细流,旁边有些平地,被开垦成一格一格的农田,山坡的地方也有几处梯田存在。
时值夏末,处处绿意盎然,山上的森林古树浓荫参天,农田中的稻草尖端结出些许稻穗,在漫山遍野的青绿当中增添了几抹淡金浅黄,染得片片稻田嫩绿浅绿,深吸一口气,彷彿能将肺部都淘洗乾净。
玄黄寺就建立在山坡上,金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在一片乡野景观中特别明亮显眼,听说那是伽楠大师入朝为官时,用所得赏赐修建的。
其馀屋舍皆为稻草屋顶,零散座落于田野当中。
莫儒孟照旧遣人骑马去找能借用落脚的民居,他们打算先在此地修整,再去拜见伽楠大师。
这里简直自成一格,有村落的规模却没有村长,几乎所有人都穿着补丁粪扫衣,在其中忙活劳动,而且清一色只有男人。
他们的身份有两种:一种是附近乡里的人家将儿子送来听学,顺带一两位奴僕伺候起居,但少爷去寺庙听学时奴僕不能跟着;这些人也没有剃发,穿着的衣服也比较多。
另一种人是出家的平民,他们都有妻主或女儿可以依靠,但看破红尘,因此出家。这类人就穿着粪扫衣,头发左右剔除只留顶上,跟着玄黄寺作息与劳动。
听闻姚双凤一行当中有个女人,先遣护卫寻不到可以借他们落脚的民居,这里的男女大防比外界严肃得多。
即使表示姚双凤不会进到民宅内,只在马车过夜,居民们仍是相当保守,表示要玄黄寺同意后方可接待。
虽然在外野营对眾人来说都习以为常,但若有民居可借会方便更多,于是姚双凤只带着莫儒孟和两名家丁,就前往玄黄寺。
玄黄寺没有禁止女人参拜,而且洽谈商议这种事情,还是女人出面比较正式。
她坐在莫儒孟身前,两人共骑一匹马,朝着玄黄寺前进。
接近寺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