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粮草不济,也没有足够的武器人手,现在连消化荆湖两路之地可能都做不到,更别说鲸吞全宋了。
于是便只能答应议和。
当然作为强势方,他自然是拥有完全主动权的。
柯崇云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想要议和,必须对等,我华国皇帝在此,你大宋就算来一个宰相也不够格,赵竑必须亲自来楚州。
第二,贾涉在两淮多有害民之举,必须交给华国处以凌迟之刑,所以必须活的,他的家人也要一并送来,斩草除根,同样要活的,以防宋国以假乱真,还有佘云、蔡坤那两个叛徒,也一并绑来。
第三,双方领土以当下实际占领为界,在此基础上再谈赔偿事宜。
条件送到临安,赵竑见状大呼:“欺人太甚!是可忍熟不可忍!”
然而最后他还是忍了下来,至少柯崇云没有提什么兄弟之国、子侄之国。
只是这第一个条件便将赵竑难住了。
柯崇云号称金翅大鹏转世,据说当年在三十万金兵之前生擒金国皇帝,我赵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哪里有胆子跟他面谈,你当我是钦宗那个没脑子的么?
于是又回信给柯崇云,大意是:咱们都是皇帝,垂拱而治,不必事事亲历亲为,让礼部官员详谈便好;第二个条件,贾涉和他的家人,我马上下旨绑人,一定安全送到,完全没有问题;第三个条件,要不在议和的时候再谈,丢失国土的罪过我承担不起,要不我多赔一点钱!
柯崇云给他回信,大意是:你胆子小不敢来,那就算了,不过这么一来我就要狮子大开口了,麻溜的,先把人给我送来,接下来咱们再谈。
于是一个月后,贾涉便被赵竑以擅起战端,丧师辱国的罪名下狱,然后带着手铐脚镣与一家子人被担任议和大臣的李知孝送到了柯崇云的面前。
李知孝是南宋的殿中侍御史,最善钻营,去年赵竑对真德秀生出不满,他借机弹劾,被升为右谏议大夫,此番议和,没人愿意来,他见赵竑不快,便毛遂自荐,被赵竑升迁为礼部尚书兼侍读,代表赵竑过来谈判。
柯崇云让石抹世绩代替自己与他谈判。
石抹世绩是契丹人,颇有才学,金灭时,担任太常卿,柯崇云登基后任命他为礼部侍郎,协助朱聪处理礼部事务。
金国出身的官员对于如何与宋人谈判很有心得,柯崇云自不担心,转到牢中去见贾涉。
他把贾涉要来自然不是真的想杀他。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柯崇云自然不会迁怒他,反而对他的军事能力颇为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